上回來到花蓮時,都已九年前的事了,當時我也有在新城這兒找慈濟的靜思精舍,但當時因為還有行程要走過蘇花公路趕到基隆,所以沒有仔細找這證嚴上人原本的舊精舍處所,這回再到花蓮都過了這麼久了,當然花些時間來找一下,原來沒有很大的標示,對我這外來的遊客來說,有些難找,但還是找到了這地方。


  我還記得我當兵時,有一個來自花蓮的阿兵哥,當時他要拿起一本慈濟的宣傳小冊子時,竟雙手合十後才打開看,我問說為何這麼麻煩,有信仰在心中就好了,何必多此一舉呢?還要合十再看呢?他說慈濟的證嚴上人對他們花蓮人的重要,已是當地人們的精神支柱了,在這偏遠的花蓮有這位法師,透過她的一個信念及發心,把花蓮變成了一個舉世皆知的一個慈善中心地,而且慈濟醫院讓花蓮地區的生病者得到救助,是個對花蓮有貢獻的人,而且他是個佛教徒,能不尊敬她嗎?


  這位我班上的阿兵哥說的有道理,一個人能讓別人尊敬不在於其權位之大,而在於其為他人做了什麼,在於其慈心,我之所以想到這舊精舍處看看,就只是想看看原本發心之地到底是長得什麼樣子,當年幾個法師及年長信徒發心為他人付出,做手工蠟燭及縫製嬰兒鞋,為何能感動了這麼多的人而造成現在的慈濟世界,也許人生際遇很難講,可以說就是這麼的巧,因緣際會地把這個發心凝聚起來,除了這慈濟功德會裏的組織能力超強之外,這個凝聚力量的指標人物很重要的,一個單位沒有精神領袖,很難成事的。


  現在慈濟功德會在世界各處救助人,成就了多少善業,所以一個初始的心很重要的,一顆心可以感動他人,讓人付出善念的,自動自發的地做,比起政府用法律來約束還要有用的,我也很高興台灣有這個慈濟功德會,也因為這麼多人的無思奉獻,讓花蓮這地方人們擁有了幸福美滿。


  自己雖然是佛教徒,但也接觸過基督教,年輕時朋友們曾介紹我去參與教會活動,只是怎麼都沒有辦法融入教會,自己也參與過不少佛教活動,在這宗教團體裏,我總是感到不自在,似乎心不想被限制般,所以到現在為止沒有參加任何宗教團體,依然是一個人自由自在,但我倒很喜歡參訪寺廟教堂,總是能在其中發現一些平靜和諧的氣氛,在那兒感染到那種宗教帶來的溫馨平和。


  有些人可能不知道以前因為學長們的帶領,曾學到可以把早晚課的課頌都能很有節奏的念完,有做八關齋戒或是梁皇法會時,也都有去參加,也曾試著吃素,也許心念尚不能被拘束,自己的心仍像隻難以被馴服的野馬,要自己進入平靜似乎還有段長路要走,這就是因果所致吧!其實我相信的是慈善之心勝過於宗教之意,能做個好人的話,即使沒有宗教信仰,這個人依然是個好人,不會因為沒有神明的力量就失去了其功。


  所以擁有善心是人生最難得之事,有善心善念的人,不用在乎非得經文滿口,說得因緣論道,在路上救助他人比起在寺廟裏一輩子念佛還要有用的,我只是認為有時宗教人士講得頭頭是道卻做不到半步,經文背得一字不漏,說到要幫人時,卻推辭不就,所以說做得到比起說得出還要重要,我之所以佩服證嚴上人,是因為這慈濟功德會做的比起說的還要多,做好事的人不求回報,盡力去做努力去做就對了。

  這個社會有太多等著別人做來給其享用的人,以為別人都是久他的,但是這個社會還是有不少不求回饋的無私者,宗教只是招牌而已,一個人真正的用心不在於其是什麼宗教,什麼種族,什麼膚色,在於其用心良苦,那顆能感動他人的心,還記得很久以前看一部電影叫做教會,超感動的,讓我反思宗教到底為何,有太多的罪惡假宗教而行,然而有些人因為宗教的博愛,把人類那股愛人之心發揚到犧牲生命也要救助他人。

  為何現在沒有什麼宗教的約束了,我還要到這個精舍來看看,就是因為我真的想感受一下那大愛的發源地,一個初始之心誕生之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eterhu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