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論在技巧上或在速度上,其實在二者的選擇上二選一時,那一個的獲勝機會較大呢?所以在劍道中很多人都會提到的比賽劍,這種感覺我知道,一次連出三次快劍,沒有多少對手可以支撐的住的,這種三連霸打法,現在南韓劍道快是這麼練法的,畢竟你說你劍道多麼強,在比賽場合不能得勝,似乎是說不過去,所以就有人專練比賽打法,可是這種打法在劍道界一定有不同的聲音,因為練劍的人,不只是在外形上的霸氣,而且也要在內心裏達到空及無懼而以修心為先。

這麼我來說說的不是技巧上的問題,來說這個快的理念,西洋劍以直刺為主,這個快沒有人可以在對手出擊時抵擋,所以距離感很重要,其直刺時,必屈其全身,盡其全力把身拉直以求最快速接進對手的身體,這個在以砍劈為主的日本刀其實也有相同之處,劍道剛開始時,老師們都會告訴我們,盡可能少防守,以攻擊代替防守,這是在告訴我們面對攻擊時,要有不懼之心與對手互擊,這個時候,就要求所謂的劍要正,以腳帶動全身,以劍前端為擊發點全力一擊而不退,其實這個是標準的刀術練法,因為刀是不能用來做快速的連續出擊的,這就是為什麼要修心了。


人們面對生死之瞬間,要底有多少人能完全看透,即使西洋劍不穿護具對擊,如果面對的是一個神情穩若的人,我想其也不可能隨意出擊,這個就是我常講的武術與運動的不同,有些人以武術之心來做運動的練習,有些人以求勝之心來為得賽場上的光榮,那一個是對呢?這個其實也沒有對與錯的,其實這個是在劍道運動有了防具之後才會有的,西洋劍也是,因為面對的不再是生死之事,而竹劍也比起日本刀輕巧多了,才會有了現在劍道的打法。


在周星馳所主演的電影功夫裏,很經典的一幕可以說出一些端倪,火雲邪神在被請到斧頭幫時,他隨意拿起一把槍向自己太陽穴射擊後,再以手指夾住射出槍口的子彈,還記得他當時講什麼嗎?「天下武功,無堅不摧,唯快不破。」這個意思就是在技巧與速度的選擇時,其實速度是決勝的關鍵,這句話應是李小龍所說的吧,原句是「天下武功,無招不破,唯快不破。」有人說劍道好像沒有什麼招式的樣子,當然有招式囉,不然怎麼還是會分什麼流派的,可是竹劍的打法可真的沒有什麼招式,其實快就是招式了,而要怎麼練到快,這個就比練招還不容易了。


面對一擊必分生死,與要多擊才能分出勝負的心是不同的,畢竟生死之事大,而勝負之事在於令對手屈服即可,不必以生死相搏,這時就有不同的練法了,當然亦有劍道高手專研取分技功,比賽式的劍道便逐漸佔據了賽場,在日本全國大賽上,就可以看到一個重要的問題點,就是取分第一,身形不注執重,就是劍已偏離所謂的正了,然而真正要以正劍取勝,實在是難,因為這得在平常的練習上花了好多的功夫,而比賽劍就是靠反應即可,快速的反應與扭曲的身形,在比賽例中沒有要求必須身正,只依氣、劍、體,即使沒有做大弧度的斬擊都是一劍,有攻前氣勢,有強烈衝體,劍只消中便都算擊中。


可是我的想法當然是要以練速度為先,而戴防具的互擊可以練習面對擊打壓力之下的穩定之心,可是在招式上還是不能放棄的,因為招式的練習,在意的上面,可以達到由外而內,再以內而外發出,這樣子的練習才能長久,才是一個心性完整之人,而不是一介武夫而已,唯快不破的道理,我不否定,然而什麼事都得內外兼修才我們以竹劍練心之道。


而不能以唯快不破來支撐劍道是怕劍手會以最快中之直刺求勝,刺擊是又快又直,殺傷力又大的招式,求勝者必會以刺為先,劍道比賽便成為刺劍比賽,直刺最快,那好像西洋劍發展至在無劍理下之互刺比賽,似乎是難看至極,砍劈才是劍道的精神,這個本來就是不同的運動或武術所發展出來的精神之處,像現今奧運的柔道賽般,練習者不練技術,都去做重力訓練,不然就是地板技,讓柔道比賽變成摔跤,失去了過去柔道的特殊性,這個特殊性在劍道上也是同樣的道理。


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與理念,然而在戴防具互擊的運動劍道,與武武術劍道的爭論之中,我們要記得賽場上的勝負不是全部,生命裏能做的事很多,打得嬴不見得就是人生的勝利者,唯快唯招都是對的,能兼具的更是難能可貴,修心的目的是在我們離開道場後,還能以不懼之心來處事,以柔順之意來做人,我認為這樣才是正劍之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eterhu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