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外國媒體訪問垂垂老矣的古巴獨裁者卡斯楚,讓我想起了電影摩托車日記裏的左派革命家,切.格拉瓦,說獨裁者這個名字,有些太獨斷,這是美國人所說的,這個世界上的價值觀,雖然成者為王敗者為不見得就是在勝者或是強者一方來定義,我們現在已有自己的獨立思法,我也不接受單方面的資訊來定義一個人的功過,一個人只要不違背年輕時的初衷,就是一個始終一致的理想者,現在太多到了權位就忘卻當年理想的,我也喜歡切.格拉瓦這個人,雖然是個左派的革命家,可是在當年資本家壓榨窮苦人民的時代,才出現了理想國似的共產主義,而且當年大部分的人也斷定資本主義將滅亡,沒有對與錯,事在人為,共產也會出現好人與壞人,資本或者民主都是一樣,在制度或國家機器的操作過程,也是個因為權力者的自而造成人民的悲慘命運的,我認為不放棄自己的理想,革命者需要浪漫來做為動力,要有悲天憫人之心,像孫中山這類的人,知其不可為而為之才是。革命前夕的摩托車日記 (3).jpg革命前夕的摩托車日記 (9).jpg
  青春就是要不顧一切,就是要浪漫,不知你有沒有這樣度過你的年輕歲月,我再度去看了一次「摩托車日記」這部電影,深切的體認成功與堅持理想的人,一定對生命有過深度的思考,而這思考的來源必定是某人某事或者是壓力後的大徹大悟,資本主義的惡在南美原住民裏造成貧苦無依,他是醫生,也是戰士,一輩子都想要打破社會不公不義,為貧苦人奮戰的熱血男兒,他是阿根廷人,卻因為有著堅定不移的信念、既浪漫而又雋智的靈魂,而成為極富群眾魅力的革命領導人,以游擊戰模式,擊敗了獲有美援的古巴政府軍,趕走了古巴獨裁者。革命前夕的摩托車日記 (6).jpg革命前夕的摩托車日記 (10).jpg
  現在台灣的政治人物裏有多少是真有理想的,有多少是真有熱情,卻多的是為權位搬弄是非,真理不明的政客,今天一句明天一句,只要鼓動群眾情緒卻不能給予群眾實質的利益,完全建築一個空虛的想像世界,像是憲法修成怎樣未來就會有多美好,目的還是選票與權位,政治之所以可怕是因為自私,但民主根基卻是建立在不自私的基石上,切.格拉瓦革命成功後,聲望正隆之際,他卻放下權位,繼續參加玻利維亞的革命,雖然不幸殉身,得年才三十九歲,卻成為最傳奇的革命英雄,也被稱為是拉丁美洲的榮譽公民。革命前夕的摩托車日記 (1).jpg
  迷戀革命,也相信只有透過革命才能改寫人生的切.格瓦拉這樣的熱情意念絕對是感人的,孫中山的熱情亦是如此,但是革命容易,治國艱難,中國大陸民國史可見,然而熱情難得,雖有時被無情私心的政客取代而失去原本革命的初衷,我認為至少不失本心,真真實實的行動派,他用生命寫自己的詩歌。革命前夕的摩托車日記 (4).jpg
  面對這麼傳奇的人物,電影選擇他在二十四歲那年花了八個月時間遍遊智利、秘魯等地的歷程做為主題,避開革命歲月回到少年立志的豪情,電影中我們不時可以聽到他喃喃地唸著智利詩人聶魯達、西班牙詩人羅卡和萊昂‧費利佩的詩句,他也有在筆記本上抄寫詩句的習慣,詩歌激勵著他的少年意志,也在他革命歲月中鼓舞著他的激情。革命前夕的摩托車日記 (8).jpg革命前夕的摩托車日記 (2).jpg
  電影從他的日記裡摘錄出他的語錄,就是有一股熱情會穿透銀幕而來,「真正的旅行者是那些為出門而出門的人,他們輕鬆愉快如同漂蕩的氣球。然而他們絕不會偏離自己的目的地。也不知為什?,他們總是說:『上路吧!』」,年輕觀眾心目中的騷動,我更相信有不少人在看完電影之後,有衝動想加入他的革命,人生越來越現實,熱情可能短暫就熄滅,現在有多少人能把有年輕時的熱情呢?電影裏切.格拉瓦的臉上還有股青澀,眼神還會不時散播光與熱的火芒,在摩托車上用速度與風追趕,遇上富家千金的熱情貪戀,讓人不捨,拿了她給的十五美元走天涯,寧可餓死也不肯花,卻給了一對露宿曠野的秘魯原住民時,就是會讓人動容,青春就是要不顧一切,就是要浪漫。革命前夕的摩托車日記 (7).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eterhu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