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很早以前就聽聞參加大甲媽行腳,不用怕沒得吃,很多人提供吃的喝的,讓你吃到怕,到處都有善心人招待,這種情形就像是過去擺流水席,只要進來吃,都歡迎,離開西螺福興宮後,發現旁邊路上搭了很長的棚子,看很多人在煮食物,而且有牌小寫著這處拿碗筷,那處放吃完的碗筷,我知道這就是流水席性質的招待處,只要你想吃,吃得下,盡量吃,在我小時候好像在東港東隆宮迎王時有聽說過,當然我沒有吃過,吃過的是在一些宮廟裏,但擺在大馬路上的,我還算是首次看到20190409西螺迎大甲媽祖 (10).JPG20190409西螺迎大甲媽祖 (11).JPG

 

  真的都是素食宴,我說在小時,跟我阿媽去她們口中說的菜堂,就是這種味道,當然我有一段幾年的時間,那時在參與佛教活動,也都跟著寺裏吃,佛教素食煮得很好吃,當然一來我減重要保持,所以不敢吃多,而現在也是隨便吃些就覺得飽,在這路邊棚子這兒吃了一些而已,我對素食菜裏最喜歡的就是麩皮之類的,這種豆類製品,超得我喜歡的,所以我也很喜歡豆皮,吃火鍋時,我一定點豆皮,有道外省涼菜叫烤麩吧,我很喜歡,在鼎泰豐裏也有這道,家裏的人好像沒有我這種喜愛程度,所以我常在說,一個人的習慣,不論是吃還是價值觀,都跟其生活上的一切有關,尤其是在長大的過程裏,所有遇到的事情及人,都是我們之所以變成現在的樣子的種種因素20190409西螺迎大甲媽祖 (12).JPG20190409西螺迎大甲媽祖 (15).JPG20190409西螺迎大甲媽祖 (16).JPG

  心想即然要陪媽祖走一段路,最好的就是陪著走過西螺大橋,問當地人怎麼走,路真的是在嘴巴上,只要你敢問,那會迷路呢?又不是在荒郊野外,當然這個時候太陽正大,西螺大橋長度快二公里,走起來真的有種遠的感覺,為何我在跑步時,怎都不覺得一兩公里是很長的距進呢?從彰化這邊把媽祖迎到雲林這兒,走過這橋也是心意,跨過濁水溪,如同先民要渡過河時很不易的,祖先們來台灣大都延著河建立聚落,有水就有田,能養活眾多人,這溪水起源於玉山下,加上這橋是過去交通不便時代建設的,象徵一種時代曾經在這兒架起人們的情感,交流著物資及人情20190409西螺迎大甲媽祖 (17).JPG20190409西螺迎大甲媽祖 (18).JPG

  走這橋時,我們並不孤單,也有不少人跟我一樣想過到彰化縣溪州鄉這端,但迎面而來的,很多隨行腳的香客們,越來越多地迎面走來,我在想應是媽祖鑾轎受到沿路信徒們的夾道觀迎,會走得比較慢,行腳的香客自然能先走就走,先到目的地可以先休息,在這種大熱天在戶外慢走,反而較難受的,所以香燈腳們大都走在前頭的較多,當然各自衡量自己的體力來行進較好,不必走得急躁20190409西螺迎大甲媽祖 (19).JPG20190409西螺迎大甲媽祖 (20).JPG20190409西螺迎大甲媽祖 (21).JPG

  走到大橋的彰化端這兒,原來也有很多人在這邊擺攤,提供飲料及食物給行腳的人們吃,像個小夜市似的,雖然不想吃太多,但還是拿了些來吃,有些你想像不到的,燕窩飲品都有,更不用說一些像是煮玉米,在媽祖鑾轎開始回程後才能吃葷,其實我們吃什麼都不計較的,逛逛這些攤位,看別人到底提供些什麼,也是一種觀光,也是增廣見聞20190409西螺迎大甲媽祖 (22).JPG20190409西螺迎大甲媽祖 (23).JPG20190409西螺迎大甲媽祖 (24).JPG20190409西螺迎大甲媽祖 (26).JPG

  我無法每一攤都照相記錄下來,但我可以說,你可以看到民眾們的熱情,當媽祖鑾轎走過一些鄉下村落時,一些媽媽們都帶著小孩子出來參拜,媽祖是女神,跟母親這個概念有連結,我一向都把媽祖轉化成自己的母親,見到祂像是見到我母親一樣,回憶小時候,我媽也是帶著我遇到神明繞境時,也帶著我拿香拜,她祈求的都是我們的平安,從沒有想過她自己,很感謝鄉親們的招待,拿了很多,吃不完的還可以裝滿我的後背包,你可以知道,人們歡迎媽祖的到來,也招待隨行的香客們,把這種繞境當做是場盛會,是歡迎神明,也用歡喜心,來對待外來的客人們,讓人感受到滿滿的人情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eterhu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