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人類之所以成為這世界之中最為特別的,不在於人的外形,而是在於我們集萬物的優缺點於一身,為什麼我們會感受到愛恨呢?宇宙之中有多少機會能這麼的巧合,把人類創造成這副樣子,內心之脆弱卻又能堅持無比,七情六慾交織,聖潔如天神卻又可怕似惡魔,也許生命就是這麼的難以說明,為何你我現在會如此地活著,身邊的人事物是這麼的因緣湊巧,站在宇宙的高度來看待生命,是這麼的渺小無奇,站在個人的立場上,失去了所愛卻似天地崩裂,我們不知道為何會如此,是上帝給我們的一種考驗嗎?上帝能給我們的,亦能奪走我們現有的一切,愛恨情仇讓讓人類的歷史上多了精采的故事,人類不像一般萬物單純只為了生存下去,常是有所目的地想怎麼活下去才是值得,創造了道德及倫理,將心靈的自由束縛,卻也緊密了我們人類社會的穩固。


  這部片子一開始就談起了哲學裏的基本探討,就我是誰的推敲,人類以邏輯的思考想著生命為何這般存在,神到底是什麼,而再來思考人們之間的相處,所以這部片子是藝術性較高的創作,習慣了商業電影不用思考的娛樂方式,看這片子會失去了耐性的,因為我很喜歡看思索生命性質的電影,所以對這種片子常帶著特殊的喜好,可以說這片子是療癒系的電影,用影像來撫平傷痛,卻又不直接談起傷痛何來何去,而從生命的起源及宇宙的巧合而讓我們人類的生命是這麼有價值地存在,時間在我們活著這幾十年是珍貴的,在宇宙之中我們毫無分量,地球上的生物演化過程,從炙熱的地球開始,難道就注定了我們將來要形成這種有愛的生命體了嗎?地球初創之時的漫天大雨變成了大海,藍綠藻因光合作用而創造出氧氣,植物恐龍經過了滅絕後生命再改以其他方式來存在,我在電影畫面出現隕石撞擊地球時,我開始贊歎生命,或許在造物者眼裏只是一瞬之間而已,我們人類的出現卻是幾億年的形成,這部片子談人心的傷痛卻從人類為何而來而演化出心痛來談,也許用這種方式可以為我們找到迷茫時的方向,所有事都從初始來探討。


  故事裏的這家人在失去摯親的人後,尤其是身為大哥的人開始懷疑人生的目的,人所謂而來,人要到那裡去,活著既然這麼痛苦,那為何我們還是努力地去活著呢?我年輕時常懷疑活著的目的,那一天當我面對死亡時,我會以什麼樣的心態來因應啊!有生就有死,誰都不能逃得過,或許所有宗教都塑造一個極樂世界或是天堂來讓我們在活著時可以堅定信仰來深信我們活著的努力是為了一個最後的目標,靈魂是什麼,而我們為何被上帝創造出能為了下一代犧牲,這部片子也許對一些人來說真的是難懂,但當悲劇降臨於己身之時,才會開始找心靈的出路,片中以一個家庭成員過世的悲劇,接著以宇宙創生地球演化的影象直接探究感受萬物的源起,將個人的生命與悲劇和數億萬年的毀滅創造連結,再回到主角的童年來回顧個人生命與世界的開展,和父母間的伊底帕斯情結、二戰後中產階級郊區的回憶,和弟弟之間的關係,直到最後在一個開闊的沙灘上用抽象的世界和父母與過去的自己重聚與和解。
  這部片子像是電影影像哲學,運用鏡頭捕捉自然複雜及真實的片段,利用剪接創造這部電影的獨特,所以我會說這部片子不是一般的商業電影,因為它有其想表達的內容,希望我們能在影像出現在我們眼前時,將心中的一些疑惑化解,片中很多地方是聲音先於影像而出,影像及聲音不同時出現,讓我們不會有聲影相結合的同步,談到另一個不同步而讓我們會特別注意到聲音的背後到底是想出現什麼樣的影像,如同每個人同時讀一本小說時,每個人腦袋裏的影像皆所不同,當電影的影像出現在話語之後時,我們能更加有感受力,所以有種聲影分開來看的意味兒,就像是默劇一樣,不用聲音時,我們會更加注意到影像的細節,電影裏各種不同角度的鏡頭創造出看待事物的不同視角,分開及結合著不同的情緒與時間,橫跨數百億年從宇宙誕生到現代世界,從遙遠的星空到內心回憶的世界,從大爆炸到穿過樹葉透下來的陽光,嬰兒的初生成長學步,兒童眼光中對母親的依戀,再轉向到家庭裏的衝突,父子間緊張關係加上社會上權力競爭的挑戰,故事裏一開頭的第句話就是談到弟弟的逝去,導演用宇宙創生的時間一直到個人社會到人類文明來談生命的重要以及微小,那恐龍的段落就是說到人性是演化而來的,生命的進行到底是上帝的刻意,還是緣起緣滅的湊巧,所以我們應當珍惜這得來不易的生命,亦應努力地照顧下一代來延續宇宙的生命,生命終將逝去,是重要也是微不足道。
  看過電影的人不知道有沒有多少體會,會哲學性並有宗教意味的訴說,到底能為我們不平靜的心得到多少安慰,這是一部藝術性的電影,需要解讀,但是就電影裏美麗的畫面所提供的美學價值,用另一種想去來看,亦是值得一看的,也讓我思索著自己從小到大的成長過程,有時我會閉上眼,或是不去聽,只用聽的或是看的,感受這世界的情感,是否與自己身體內這由上帝給予的情感相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peterhung 的頭像
    peterhung

    成功在握的peter

    peterhu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