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會引起我去看這部片子的,其實不是因為這部片子得到金球獎,而是我在網路上看到這部片子有一段長達五分鐘又二十秒,一氣呵成的戰場巡禮畫面,像這種長鏡頭,沒有剪接,沒有NG,在我所看過的電影裏是很少見的,因為電影的特色是用不同的鏡頭角度一個一個地把它接合在一起,讓我們看的人在腦海裏自動組合成一個意念,譬如一個畫面是飛機起飛,再來的畫面是一個流淚的少女,那我們就會認為是一場離別。


  而這個長鏡頭在我曾玩過攝影機經驗裏,這實在是不容易的事,一般來說,不是專業的攝影者,在攝影時都會有很嚴重的晃動鏡頭而讓觀看者不舒服,所以攝影技巧裏講求的是穩定鏡頭及分段畫面,這電影裏,這一段五分鏡的鏡頭出現在男主角到了敦克爾克海邊這個地方,看到英軍一敗塗地等著撤退的場景,一切宛若世界末日,一切又彷彿身臨其境,高度寫實的質感表現出了大撤退與大潰敗前夕詭譎的氣氛,我先說一些為什麼看這部片的原因。


  我覺得好看的電影,必是要有內容而且在藝術上有所與眾不同,我還沒有看過電影呈現這一段故事,其實這一段是英軍丟臉的事,二次大戰初期德國機械化部隊快速瓦解法國馬其諾防線後,包抄英法及比利時盟軍被逼到法國東北部靠近比利時的港口敦克爾克附近,然後英國政府動用一切軍用及民用船艦,在空軍的掩護配合下,於短短十天之內撤出了將近卅十萬大軍,保全了後來從諾曼地登陸反攻的戰力,那一場歷史事實,沒有完全撤走的話,那三十萬大軍可是要全軍覆沒的。


  男主角是最後趕到敦克爾克海灘的敗戰士兵,兩位手下翻山越嶺才趕上了部隊,敗戰之兵,人心惶惶,有朝不保夕的挫敗感,海灘上不但有各式各樣的軍用車輛、槍械輜重裝備,還有一艘被擊毀的破船,敗戰土兵們三五成群,有人病痛呻吟,急著覓食,生火取暖,呆滯無神,用槍擊殺馬匹,場景就是要呈現兵荒馬亂,這個鏡頭隨著男主角的腳步往前行,毫不停歇,沒有間斷的鏡頭,像是我們日常在看的世界般自然發生,沒有電影分段鏡頭那種要靠我們大腦來接合故事過程,要拍這種場景,我很佩服導演及掌鏡者的功力。


  一次成功,不靠剪接,不玩特效,這完全要靠著事前的精準佈局、臨場安排和反覆排練,我很高興能看到這種高水準的攝影,在我所看過的電影裏絕無僅有,真的是令人過目難忘,這電影的故事下一篇再寫。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eterhu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