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熱,還是熱,沒有其他的感受了,真想短衣短褲,但時間點及地點不對,假如是在路跑的場合,你穿這樣沒有人會管你的,如同我穿著簡單的運動衣褲加上夾腳拖坐高鐵回高雄,因為我背包上的進香紅菱布條,證明我是香燈腳,所以身分是不拘束穿著,但太陽真的太大了,在戶外太陽下,難忍熱浪襲來,只想在陰涼處停留,再來就是吃冰而已,我們現在城市的建築,大都沒有亭仔腳這種設計,我小時候在潮州的家就有這種走廊,夏天都在亭仔腳那兒玩紙牌,家長就坐在門口旁,像廟宇這種飛簷及設計,夏季透風,冬天把門一關,裡頭就可以保有不受冷風困擾的空間,吃冰,但冰不能一口氣吃多,雖然戶外熱,還是得出來走走,最好不要正中午,早晨或是傍晚最好。
說起冰這東西,我最早的印象是四果冰而不是冷熱冰,那是因為成長環境所使然,而當時每每都被媒體誤導美國人吃冰淇淋很好吃的,可是我後來在外地吃了冰淇淋,只是味道好而已,根本不能消暑,後來讓我驚豔的是台北永康街的芒果冰,讓我知道冰品可以創意到這地步,賣什麼都可以,只有創意出讓人不得不往你那兒去的名氣,你才能擁有一席之地,後來很多店家都相繼模仿,但都不到味,而有一次去台北東區那兒的店去吃,我又被他們的檸檬冰吸引,這可太消暑了,所以我吃冰重視的是讓我透心的涼爽舒暢,而不是只有好吃,刻板印象而已,冰要解渴消暑,而水果必須要有水份多,像香蕉及榴槤這種水份較少的,我是不會自己去買的。
城市會比鄉下去,是水泥建築的問題,水田及草木多的地方,泥土地不像水泥地這麼吸熱,加上植物都能消解陽光熱力的,在都是林木的山邊,即使是夏氣炎熱,你的體感不會有那種一肚子都是火的鬱悶,我很不喜歡現在大家都蓋高樓建築,也許都是空間運動及商業利益考量,不然高樓是浪費能源的建築方式,老式居家都是林木扶疏,這是我小時的印象,我家鄉那兒當年這種房子到處都是喔,住夠用的空間就好,鳥籠式的居家,真的不好,還好我現在住的是獨棟透天式的,可惜是在城市裡,不然若相同的建築座落在鄉間,我一定種樹,讓家裡的環境更美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