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每次都這樣,彷彿過了好多年,其實那種數秒的時候,真的有這種感受,什麼都不能做,你起身怕吵到別人,到外頭去又暗又冷,只能待在床上發呆,等到了叫起之時,全部的人們一陣吵雜,但沒有人聲,把背包打理好,馬上準備吃早餐出發,原以為雨會變小,似乎沒有,只要不變大就好,看起來是不大,摸黑上爬是每個登山者必經的過程,寧可早走,不能摸黑時還未到,那種體力耗盡時天已黑時,真的讓人擔憂,每有山難幾都是因為這個因素,體力耗盡又還未到安全庇護所,所以提早出發是一定要的。

20250319困守嘉明山屋

 

  開始第二天行程是要走的距離最長,開始時也許因為對溫度適應些,沒有冷的感覺,不停地上爬,必須要走到稜線上才開始會有較平緩的地形,真的走一百公尺還是二百公尺必須要停一下子,調節一下呼吸,不然心肺還是腳力會支應不上的,多休息也不會怎樣,到嘉明山屋是四公里多點,再到湖邊也要四公里,至少要先到山屋去,只是團體行動,不能說停就停說走就走,自己單攻爬山,可以隨時調整自己的腳程,跟大家來就不同了,有人走快有人走慢,怕你拖累別人,基本上能盡量跟上去就跟,從森林區走到慢慢的林木變少,發現路旁有未融的冰,繼續走後,連步道旁的植物葉子上也有冰,開始走大崩壁這一段,氣力發不出來,少爬山沒有練到登山必須肌肉群是問題所在,光練跑只有呼吸,沒有給肌肉壓力,這也是有的人可以跑山,那都必須在平常時多加練習才是。 20250319困守嘉明山屋

20250319困守嘉明山屋

20250319困守嘉明山屋

  凡事都有意料之外,剛開始看到步道有殘冰,植物上也有冰霜殘留,心情蠻快樂的,很久沒有登山時遇到冰雪了,總記得最早時我第一次登三千公尺以上高山時,就是在大霸尖山那次,也在那次買了一套簡易冰爪,這回有帶上來預備用,累些殘冰還不至於影響走路,至少沒有那融冰時的濕漉漉,讓鞋子踩泥巴,當兵時在野外下雨後,連車子都會陷泥濘,鞋子都是泥是少不了的,上到稜線上還好,步道上的結冰狀況越來越嚴重,從剛開始用登山鞋的抓地力還可以行走,到得用腳重踩碎薄冰才能穩住腳跟,感覺到溫度越來越低,慢慢地連風都變大起來,到連踩碎冰都不行時,就知道冰層厚到必須穿冰爪了,坐在結冰的路旁要把手套脫掉來穿冰爪都難受,因為風雪大到連一刻都不想停留,沒有手套保護之下,手指頭無法運作,但戴手套來綁冰爪又不夠靈巧,隨便綁一下就穿回手套,不想在風雪之下多做停留,走一步算一步,而我連穿冰爪都怕滑倒,越走越慢之下,領隊借我一支登山杖,加上我原有的這支,二支登山杖讓我平衡感增強,但還是走不快。

20250319困守嘉明山屋

20250319困守嘉明山屋

  這時隊員中有人求救,說有失溫現象,領隊先去照顧這個,幫她背起其所有負荷的物品,先帶其往山屋去,不要以為才剩一公里多,在風雪之中,有時連一兩百公尺的距離都會要人命的,幾步路都走不動,等在毫無遮蔽的空曠處,等的只是死亡,而我走得慢是失去了信心,一直怕滑倒,可見冰層厚到連行走都得步步驚心,遇到幾位下山的山友,他們應是昨晚在山屋等待到天亮才下山的,我們上到稜線之後已天亮,遇到下山的山友己六七點了,有幾位沒有穿冰爪,他們走得超小心的,在厚冰層摔倒,骨頭跌在冰上頭會造成骨折,更麻煩,所以舉步維艱,把全部心力都放在每一步上頭,至少他們是下山去,往更安全之處去,而我們是往上爬,行程尚未完成,還有二天,超大的風雪在過了向陽山登山口後變小,那幾處風口已安然度過,這一公里的路還是不好走,所以說才四公里的路,前二公里上爬,再來一公里的風雪,剩一公里得穩住,意外在這種天氣之下會喪命的。 20250319困守嘉明山屋

20250319困守嘉明山屋

20250319困守嘉明山屋

  到了嘉明山屋,我像是獲救的心情,輕了一口氣,那位失溫的隊員在領隊不停地用溫水袋給她身體升溫後,問題解決了,但外頭的結冰狀況非常嚴重,而且我們到山屋之時,也超過了原本預備的時間很多,我記得我上回帶兒子走到這兒時是早上七點不到,而我們已是八點多,休息一會兒,領隊來跟大家開會,要不要繼續行程,連山屋的協作都建議我們不要走往嘉明湖這一段,因為有個地方結冰狀況,得爬大石頭,風險太大,最後大家決定留在嘉明山屋等到明天撤退下山,也許明天的天氣會變好,最後才知,這壞天氣持續了幾天,而且這次的降溫,山難頻傳,死了好多人,還好我們選擇撤退,只是留在山屋裡,什麼都做不了,要等到明天早上,哇,這更是要熬死我,衣服有些濕,換上乾的也沒有用,因為已沒有再活動,身體也緩和下來,靠自體的發熱,不足以抵抗這麼低的溫度。 20250319困守嘉明山屋

20250319困守嘉明山屋

20250319困守嘉明山屋

20250319困守嘉明山屋

  背包上都是冰,一層冰覆蓋在其上,背包上的繩子因為結冰,應硬邦邦的,而拉鏈也因為結冰都拉不開,全身抖得難受,到處都是濕濕的,雖然在山屋,在床區外休息區那地方也都有冰,登山杖也被冰包起來,其實在風雪之中時,我就發現身上的褲角衣角及帽緣都結冰,除了身體核心區發熱處外,自己像被冰凍住似的,在高山上的低溫,與在平地上的低溫不同,因為你是用自己的力量上來的,早已把能量消耗掉很多,自己沒有多少能量留存,而山屋又不像平地的建築這麼防風防寒,冰冷的空氣不時灌進屋內,而山屋又不能生火,台灣的建築也沒有供暖的設計,所以在山屋裡,除了不用在外頭直接受風受冰外,冷感依然十足,全身包裹住睡袋還是冷,伸手觸摸到的所有東西都是冰冷的,所以在山屋裡等待除了無事可做之外,發抖是基本過程,當然空氣稀薄造成的不適感還是對我有些難受,廁所又在外頭,往廁所去的路也都結冰,怕滑倒,都得抓住身旁任何可以平衡的物品,看到一隻黃喉貂在雪地跑過去,很佩服這些生長在大自然的動物,它們自有其生存之道吧。  20250319困守嘉明山屋

20250319困守嘉明山屋

20250319困守嘉明山屋

  幾乎要等二十幾個小時,吃中餐,吃晚餐,到隔天吃早餐,好不容易等到吃晚餐,天色慢慢暗下來,白天的無事,變成黑暗的寧靜,外頭不時下起冰雪,時下時停,萬物大地皆被冰封,不知道在雪國的冬季,那些人到底做什麼消遣呢?困在房內,吃喝都得在雪下之前都儲備好,生長在台灣這熱帶地區的,我無法想像他們的生活,畢竟一方風土養一方人,每個地方的人們都會因為當地的天候地形而有不同的生活方式的。  20250319困守嘉明山屋 20250319困守嘉明山屋 20250319困守嘉明山屋

  雖然嘉明山屋這兒有網路,只是在晚上還是會把電源關起來的,現在登山不會像我二十幾歲讀書時那樣,在山屋裡完全沒有娛樂可言,現在的人有手機,有行動電源,還有LED燈這種亮度夠又不耗電的照明,我也有下載些檔案可以聽,只是聽不了幾部,多多少少有些事做吧,好冷啊!我應是經歷了我這一生感受過最冷的溫度,山上的體感更低,輕微的高山反應,也讓我難以好好休息,醒醒睡睡又起身發呆了數次,至少時間會流動,不論你的環境,你的心情,還是會盼到天明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peterhung 的頭像
    peterhung

    成功在握的peter

    peterhu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