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懶嘛,還覺得自己什麼事都有點不想做,但懶散成性這個道理我懂,懂歸懂,要做到不浪費時間,還真有些難,有的人家裡亂到不行,有的人桌子前一塵不染,可以說什麼樣的人有,不論是什麼處理事情的態度,只要能寬心,對得起自己就好,當然能對得起他人更棒,做事情常是舉手之勞而已,要做不要做之差別,一個人的行為態度,可以判斷出這個人的心性或是家教,不知道為何,我總是想把一些事做好,至少對得起自己,把自己管好是基本的。
目前分類:周遭瑣事與想法 (289)
- Oct 04 Tue 2022 10:54
自己動手做
- Sep 25 Sun 2022 11:08
廟宇上的對聯
其實我會想寫字,都是起因於刻印章這件事,在很久以前,是我還是國小剛在學寫字時,我父親就不停地告訴我說我一定要寫字漂亮,但當時長輩只知寫字漂亮是好處,卻講不出為何要寫漂亮,也沒有教怎麼寫,當然家裡那有人會花錢讓你去學寫書法課呢?加上學校教育,雖然排有書法課,其實老師也沒有要求,畢竟學生來向社會各種階層的家庭,有些家庭可完全不注重教育的,當年的社會上,尤其長輩們,沒有受過教育不識字的人還蠻多的,誰說一定要會看書才能生活呢?我母親只會寫數字而已,還不是生意做得呱呱叫。
- Sep 08 Thu 2022 09:56
與雨神同行
與雨神同行,昨天上班出發陰天而已,到舊草衙突然大雨,躱進小7前換穿雨衣,進辦公室後雨停了,昨天晚上下班時,之前都沒雨,結果準備到118碼頭去交接,突然雨像倒的,心想,116到118不遠,稍微在大雨間隔時衝啊!還是淋溼,結果一過過港隧道上方,這邊竟是地上乾燥無雨,今天早上去游泳,出來時也是大雨,一過小港麥當勞,一樣無風無雨,整個道路一片祥和,那剛才我是從哪裡空間來著,昨天今天像是在不同宇宙間轉移,都是我在路上經歷大雨與無雨兩種世界,只能說,我這幾天,命中帶水(衰)。
- Jul 28 Thu 2022 21:32
沒人的餐飲內用
才一兩個月前而已,當時去吃個水餃,店裡都沒有內用的,只看到外面有幾個外帶的顧客,可見當時政府有意䛤新冠流行,用群體免疫的方式來舒緩醫療壓力,開始時飆高的確診人數及死亡人數,讓大部分的人不敢出門去飲食,尤其是內用,當時也有學者建議應有餐飲不准內用的政策,但政府不予理采,可見政府鐵了心要讓絕大部分的人染疫吧。
- Jul 24 Sun 2022 20:49
能力之外
術業有專攻,可惜的是太多的讀書人以為自己可以統一天下似的,殊不知這歷史以來有太多知識分子做了錯誤的決定,讓人類社會遭受到浩劫,說也奇怪的,能安定天下的,盡都是基層出身的,到底誰才是為人類歷史及未來有所貢獻的人呢?最近學到了一個大陸的名詞,叫做小鎮做題家,這個意思是在一個安全的區域裡,只會做題目考試,不會解決問題,不敢進入社會去面對壓力,專清華北大之類的學生最多,沒有錯,能夠考試就能有好的未來是我們社會上絕大部分人的既定思維,但男兒的志向不應只是在科舉考試而已,請君暫上凌閣,若個書生萬戶侯,我自己也是讀書出身的,但我從沒有想過自己有多厲害,但我同事裡,卻有不少人以為自己學歷高,自己也甚高,但遇到難題,只會推拖。
- Jul 12 Tue 2022 21:31
還是考慮用這牌
使用家電,有時是習慣,假如沒有用過,我是不挑品牌的,不能說是魔鬼是熟悉認識的好,其實神明也得跟你自己看對眼才行,不然靈力會大打折扣的,你說現在的技術大都外移到對岸去了,台灣基本上對簡單的加工品具,基本上不太合算,電鍋這東西,看起來複雜,其實不會,就是一個在高溫時自動能融斷的阻吧,我不是電工專家,只知基本而已,耐不耐用的關鍵,就是那顆重要的零件,再來才是線圈加熱裝置,一個人一件事或是一項計畫,最後能否成功,還得時運,在當時那個環境之下,握有資本的人去做第一件前人沒有做過的事,當然錢就是你囉。
- Jul 12 Tue 2022 21:29
肺的清理
不停地聽到周遭的朋友確診,大概真的要到如專家說的百分之二十還是三十之後才會有流感化的現象,確診率才會下降吧,我不是專家,對這種所謂科學的東西不熟,然而科學也不見得能找到真正的問題所在,世間事除了數據的顯現之外,還有不少是憑個人的觀測加上其決斷的個性所成,過度依賴科學,那你平常學養的判斷呢?而過度個人自我專斷,又陷入那以己為出發的思維,把所有的現象都用自我言語,解釋成對己有利,結果失去的真相,造成了誤判,所以說真正的高手應會更謙虛才是,而不是自以為是地不去聽別人的建議,世間事真的沒有絕對,只有相對。
- Jul 10 Sun 2022 21:18
無人的圖書館
是大家怕疫情,還是社會上的人對外出冷感了呢?也許兩者都有,我最怕的是整個社會缺少了活力,做什麼都提不起興趣,社會的氣氛形成很快,要改變掉很慢,我們回看歷史上的事件,都可以看得出來一件事發生後,可能在幾年後造成了國滅家毁的結果,有些制度的建立,讓王朝持續了幾百年而強盛,社會氣氛的重要,制度建立的重要,而現今我們民眾不在乎,掌權者也不在乎,有些事,你冷靜下來思考,是端倪。
- Jul 06 Wed 2022 22:33
誰是先驅者
我一直認為,我們這個世界,在某些時候就會出現一個帶領著大家往前的人,這個人必須要有強大的理想及不懼的心靈,當然他也要有信仰,不論他的信仰是神還是自己,不甘於現狀,不怕苦,想探索,而大部分的人都是追隨者,別人說什麼就做什麼,是對是錯也不懂得判斷,跟上去就對了,也好,真正的勇者不需多,不然勇者太多,這世界不會變和平的,而是會在爭鬥之中進行,一兩個領導者就戰火連連了,那每個人都想當老大,會是人類的苦難的。
- Jun 18 Sat 2022 10:16
影城重整
我好像沒有逛百貨公司的興趣,過去在台北混,喜歡往外走,理由只是不想待在狹小的空間裡,到外頭去人群之中找溫暖而已,至少我覺得不會有孤單感,但說會為了去購物吃食之類外出,不是我的目的,只是不停地在走路,在大街小巷之中無目的,像是在找尋什麼似的,又不像有什麼決定,其實是在找尋心靈的救贖。
- Apr 25 Mon 2022 17:50
不能群聚的餐飲
還記得在去年五月後到年底之間,疫情出了狀況,因為delta算是重病率較高,還真的有些擔心,然而傳染力沒有這回的高,所以台灣的運氣算是不錯,可是不能䚋運氣來防疫,過去小麻痺還是肺結核之類的疾病,在舊社會時都造成了不少社會的傷害,只是當年很少人會跨國旅遊,還是較少人會做生意讀書到遠離家鄉出門,不像現在交通這麼方便,人們到處算跑,這算是一種自由的人生,然而在某些時候有好有壞,凡事本來就沒有十全十美的,只毛你處在什麼環境而必須做什麼樣的決定而已,但很多人卻是反向不配合,其實犧牲些個人的自由來換得整個社會的安定,我是願的,當然在台灣一直沒有封城的作為,我知道政治人物不願意封城是因為選票的問題,封了城,在選擇的機制之下,老百姓不會想長遠的好處,只是考慮眼前利益還是誰對不起他而已,而人在面對選擇時,那分得清好壞,只在乎自己佔不佔得到便宜。
- Apr 06 Wed 2022 20:44
防疫便當
看樣子政府有心往開放的方向決策,這世界上所有事,本來就有兩難,甚至多難,沒有人會知道明天會怎麼樣,也許下一秒就不同了,你再怎麼算都算不過天,然而還是要算,思考後再決策是為了減少茲意妄為的作為,即使遇到了與己所料不同時,我們在心中有個底,才不會慌亂,人遇到事最怕無所適從了,所以我總是喜歡跟著那些個性穩重的人在一起,這是一種安全感,你不覺得有些人遇到事就發狂亂叫,除了亂叫之外,什麼都做不了,還影響了身邊所有人的情緒,真是討厭。
- Feb 21 Mon 2022 19:46
很少喝茶飲
我應交到壞朋友了,怎麼才聽其說連續喝十幾天,就讓我癢難受了,今天竟然又去買了,我已很久不喝飲料了,尤其是含糖的喝料,除非是跑全馬還是剛從山上回來才會去喝大杯可樂,算是給自己一個慶賀,把這茶飲的含糖量減到最低,也許可以給自己一個說法,較沒有罪惡感而已,其實我過去是喝冰涼飲品的,在夏天炎熱的天氣之下,喝冷飲很爽的,後來因為牙齒對冰涼過敏,加上為了控制體重才逐減少冰涼的飲料,少喝而已,不是不喝啦,說真的,這紅茶很好喝的,只是喝飲料要花錢,而且現在飲料還不便宜,我這麼節省的人,還是少喝較好。
- Feb 05 Sat 2022 22:47
逢凶化吉
- Jan 15 Sat 2022 22:10
隔絕造成的距離感
這兩年來的生活方式,讓我們經歷了一些過去所沒有的人疏遠,就說口罩,你在戶外有多久沒有仔細看看人們的臉了,在外的人際關係,在家的人也是,不知怎麼的,就是有種活力不能發出的阻隔感,到辦公室這兒來公的人們也都跟他們隔著一層透明隔板,有時連口罩都戴了,還得戴上防護面,還記徥機關裡還有統計過要不要穿著隔離衣上班,我極力反對,因為又不是在㭃場那種高度風險之環境,在我們現在的工作環境還不至於要做到這的高強度的防疫動作啦,就連去優先施打疫苗,我都認為我現在的工作性質還不是急著要做啊!可是人性就是自私,在第二線第三線的長官們都搶著去佔名額,在疫苗缺少的那時,自己位沒有被爆出來而已。
- Jan 06 Thu 2022 19:58
水壓增加器
每到夜深或者是在空巷裡,常會聽到馬達聲,在過去我總直覺認為是馬達在打水上到屋頂的水塔裡,因為我小時候的家裡也是這個樣子,那種舊式的馬達很大一顆,也不知什麼道理,就是順理成章地以為每個家裡必然會有馬達,來才知道是家裡是地下水,潮州的地下水豐富,聽說至今在家鄉的人們都不願意裝自來水,因為地下水質乾淨,任憑公來拜託都沒有用,潮州在屏東平原的中間任置靠山那邊,大武山的水非常豐沛,在我印象之中,沒有停水過,若有停水時,就是抽水馬達壞了。
- Dec 23 Thu 2021 21:56
站在雞蛋那一邊
「若要在高聳的堅牆,與以卵擊石的雞蛋之間做選擇,我永遠會選擇站在雞蛋那一邊。」-村上春樹,不愧是我喜歡的作家,言語之間總帶著人文的思維,冷靜地思考真理與人性的價值,西瓜偎大邊是平常人的反射,但選擇必須帶著是非及科學的判斷,我們總是人云亦云,忘了自己還有自由意識存在,在熱情之外還須冷靜想想,什麼才是你要的,什麼決定才能對得起後代子孫,我總是不停地思考。村上春樹的選擇。
- Dec 13 Mon 2021 22:27
又漲了
怎麼又漲了呢!因早晚較涼而提早出門去吃熱食,店家說出價格時,心裡頭悶著,還是要吃啊!無可奈何錢付得不爽,有種微痛,價格的僵固性是經濟學上的一個現象,緩慢的通膨有時還有益經濟,但讓你有感就影響了整體社會了,明朝及清朝兩朝的滅亡都是先發生經濟問題,人民連自己都難養活才出現流寇或是外敵,國家沒錢養兵,又強征稅金更讓老姓更難生活,為了活命才離開土地,外敵加內亂,再強的帝國都得垮,花錢印鈔讓法幣失去信用,政治上有權者想的都是自己權位利益,騎牆派靠權勢獲利,無權無勢者直到活不下去時,整個社會國家就瓦解了,所以國家要強必先內政,內部治理不好,最後一支稻草何時出現。價格的掌控不是做不到的,但執政者無心做,媒體催眠你,讓你活在夢裡較簡單,可是你不可能永遠活在駭客任務的母體裡,總有夢醒的一日。
- Nov 10 Wed 2021 18:30
疫情之下的生活
我在想,到明天的一月,新冠疫情就有二年了,這二年來還真不自在,很多事都有限制,然而生病這回事,真的不能大意,你不可能知道你的身體到底能不能抵抗病毒的攻擊,有些人外表看起來特別強壯,然而生病是從內而外的,不是外表上可以憑判出來的,有些人看起來瘦弱,卻生命力堅強,大自然的生命循環,生生死死,你的死亡是另一個生命的根石,而物種之間,常透過死亡來強壯自己的族群,雖然得把生死看開些,然而要面對之時,還是徬徨,由其是生病這事,當它來臨時,你什麼事也做不了,只能等待,即使吃藥治療也是有機運,誰能料到下一秒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