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旅行,永遠是遇見真實故事最好的時刻。這部片子當然是個很好的題材,對於這塊土地的所有一切,然而我還是要先批評一下,就是演員的作風及演技,有些生硬,好像還是停留在連續劇般,並且在旅行裏的很多事,我個人總覺得不夠流暢,好幾段的故事,雖都是獨立,但沒有連結,導演想說出對這塊土地的情感,還需要加強,太麻里開始而到遇到的人,每個人都有想說出卻說不出的理由,來表現出對生活的無奈,雖說所有的故事的一條引線是這位獨自騎乘者,但表達的方面,我沒有辦法從這些個體裏去感受到情感,還好我是個蠻會思考的人,不然這類型的片子,我想很多人會看不出其中的真情的。


  一共是七天,從第一天晚上說起,在太麻里的海邊紮營,練習彈吉他,雖然他是個聽障者,但依舊對聲音有著無比的興趣,我覺得這位主角在,情感表達上的造作不自然,因為他五官的感受有所缺憾,但不失其對這所有一切的感受,一個真心去做,去行的人,我很喜歡這種年輕人,至少我年輕時就是這類型的,年輕就是本錢,想做什麼就去做,不要考慮太多的後果,難道騎自行車出遊就得要好的裝備嗎?我第一次自己上北大武山就沒有帶什麼裝備,車子壞了就走路,沒有坐在車子裏與外界隔絕,風聲從耳旁吹呼而過,看到的一切,都是最真實的表情,這部片子才在上映,我就去看看,到底拍出了什麼感受,是不是像「革命前夕的摩托車日記」般,改變一個人的人生,我相信敢去做自己想做的,去追求自己的理想,實踐重於空談。


  我出生在台灣,不能感受到出生在這塊土地之外的人到底能對這裏感受到什麼,但我卻慢慢地產生厭惡,雖說人情是割捨不下,而太多的自私自利,沖淡了我的深情,電影裏講述到的,都是我們能親身感受到的實景,而我年輕時也是個勇於冒險的人,走出自己的安全窩,讓自己身於不確定的環境,更能發揮深藏在內心的力量去感受真情,我深信很多的原素都能令人感動,但在看完這部片子後,讓我對國片再一次失望,除了少數的畫面,一個年輕人的毅力,我堅信真的不簡單,單車環台、土地情感與自我追尋,都是很好的題材,但我還是覺得練習曲拍的有點不知所云,要如何拍得景色美不勝收,讓顏色飽和,加上細膩的攝影,故事的細節,說理述情以及用畫面表達,其實電影是很有技巧的,我還是認為這部片子還需加強。


  社會問題、污染、勞工、原住民影像、台灣歷史的鄉愁、政治無力感,用了幾個場景來述說,退休前的 國小 老師、餐桌上關於八斗子保護文化的話題、抗議成衣廠年老婦女們、海邊偶遇的外國女子,太多想表達卻失去了焦點,真正的目的在那兒,看過「革命前夕的摩托車日記」後,那種感動,在這部電影裏,我找不到,因為到最後,這個年輕人成為配角,說理太多反而不好,變成造作的矯情,單車旅行是個人與自己的對話,聽障的青年,表達能力不好,可以從其內心著手,由小事著手,化為心中強烈的真,再進而成為對土地的愛,或者對其人生觀的改變。


  我雖批評這部片子,但也不是沒有好的橋段,這些橋段卻出現在那些像是記錄片且表現出的樸拙,外省老人的雕刻、阿公與台客表哥的情感流露、單車客互修輪胎的相遇,與一路上的綠光、海潮與風景,裡面真正情感的流露,反而抓住這部片的純淨基調,成為練習曲的無名功臣,聽不見,也可以彈琴,那是一個自然人和音樂的自然互動,無關演奏的好壞,而是詮釋音樂的另一種生命態度,除卻太多的說理,我認為那幾幕,就令人感動。


本來事情的看法,都有其他方面角度來看待,我們認真看待每一件事,就可以知道,本來就是如此,昨天的批評,就是電影的風格太有台灣味了,這樣子無法國際化,世界上的人看待我們的電影,就是俗,是優點也是缺點,可是在這個國際化的時候,這就是局限,用畫面可以說故事的,有時候可以加入旁白,我就認為這片子旁白太少,沒有幾個人能用畫面來感受到真情,要語言及音樂,並且在影片裏,製造些高潮。


  雖說有批評,總是希望電影能更加進步,走出世界而讓人知道,更深層的文化及思考,台灣太多淺層的文化,而且都是從庸俗入手,要成為別人眼裏的美,不是自己爽就好了,我從另一方面來看這部片子,想要騎單車環島旅行的人,誰不想行囊越輕越好呢?背著大吉他上路,騎在路上就引人側目,讓主角的單車形象與眾不同,突出的形象的確是片子一開始就飲人醒目,再來就是這位英俊挺拔的男主角是個聽障青年,即使戴著助聽器,他聽到的聲音世界和我們凡夫俗子所理解的聲響是不太一樣的,他不是很會彈吉他,他是看著琴譜,想像那樣的波紋所呈現的聲波震動與音樂美感,他說他的旅行是為了練習吉他,聽不見真實,卻用眼睛,用身體的感覺去,接收來自人與人,人與自然的互動,那是另一種音波脈動,彈琴得好不好無關,是用心去演奏來詮釋音樂的另一種生命態度。


  在台東遇到第一個同樣是騎單車的年輕人開始,相對之下,我們就發現到他沒有好的裝備,而有好的裝備卻沒有耐心持續,可見做事全憑一心,是一種生命尊嚴的堅持與態度,在暗夜海邊就著營火彈吉他的身影,聽著稚嫩不流暢的樂音結構,卻能感受到自在,在花蓮海邊遇到的外國女人,這一段我帶小朋友去上廁所,沒有全部看到,可惜,在來因借住小學時,遇到國小教師拿著錄音機要錄下海浪和風的對話,也告訴了有些事情現在不做,以後就永遠不會再做了,當他要彈吉他給教師聽時,發現弦斷了,讓我感受到琴弦五音不全,如同你的說話聲般,愁緒籠罩。


  當他進入林口後,遇見兩位塗鴉少年,也跟著在堤防上噴漆做畫起來,此時另一位少年就彈著斷弦吉他唱起歌來,那根斷弦就在飛快撥動的手勢上配合飛舞著,對應在國小時的感受,我一掃陰霾,弦斷又如何,還是可以快樂地歌唱,全在自己心裏有沒有快樂,有快樂的心才能做快樂的事,也告訴我們,做你自己的生命態度,我不是專業的影評者,只是想寫些自己的看法,文筆也沒有很好,看電影的興趣,想告訴自己心裏的支字片語,電影裏的一句話,「有些事現在不做,以後一輩子都不會做了。」,所以當做我們想做的事而就去做吧!


  當然片子裏還有不少可以談的地方,像進香團及在雲林海邊遇到的單車同好,但都告訴著我們,只要有夢想,就當努力去追,那就可以實現,不像現在政治上都用口號,要感動一個人很容易,也很難,容易的是可以感動的題材到處都是,而要人進入真心體會而感動,卻得用心,很多感動的題材變得容易被消費時,人們反而會變得更加冷漠,我不喜歡刻意操作的政治感動,而是來自細微小事的真,那種莫名的喜悅,這也是感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peterhung 的頭像
    peterhung

    成功在握的peter

    peterhu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