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我家有喜歡美食的人,所以我有幸常有飯店料理可以吃,當然家人在飯店工作也有關啦,怎麼能不光顧一下呢?不能內用就外帶,雖然外帶少了些在外吃飯的儀式感,這種儀式感讓出門變得樂趣不少,畢竟自己窩在家吃,跟在外被人服務的感覺絕對不同的。IMG_20210628_173031_HDR.jpg

 

  其實外帶餐點也不差啦,我認為重點在於物美價廉,都自己帶回家了,算便宜些是應該的,再來就是設計餐點內容了,總不能用宴客料理吧!當然也不能用自助餐菜色囉,要有什麼與眾不同,又要能有飯店的品質,都要算主事者如何安排,說起自助餐菜色,不要以為點菜架上眾多菜色,那些不算是功夫菜,不必太多的事前準備以及擺盤,有些料理有幾道工序的,前後先炒些什麼再下些什麼或是加些什麼調味,也許熬湯汁就要先做好,而自助餐大都是一道工序而已,有些菜注重刀工,有些要先做起來放,之後再入鍋去,還有要蒸籠之類的,這些是餐廳料理大都貴了些的原由。

IMG_20210628_173042_HDR.jpg

IMG_20210628_173102_HDR.jpg

IMG_20210628_173108_HDR.jpg

  就說同樣的麻婆豆腐,還是番茄炒蛋,不能用自助餐的作法,因為餐廳的師傅有傳承的,你的師傅是那一派的,都會立下一些自己習慣的調味及火候,麻婆豆腐要麻些還是辣些,要稠些還是淡些,有的用老豆腐,有的用嫩豆腐,做出來的味道完全不同,番茄炒蛋也是,重點在於這個蛋要如何滑口,番茄味如何入蛋味而相得益彰,所以說你不能用雞排店的雞肉來與人家做餐廳料理的雞肉相比,人家的食材可是經過廚師們挑選過的,市場上的攤販最知道來買貨的到底是什麼樣性質的人,能精準找到好品質的,必然是對料理夠厲害的人,而挑三撿四又不願意付出相對價格的人,大都是持家有成的主婦,這點我年輕時在市場上幫母親賣過東西,我很清楚。

IMG_20210628_173128_HDR.jpg

IMG_20210628_173133_HDR.jpg

  老婆大人當然訂了些回來吃,給自己一個好的說法是幫助餐飲業度過這難關時間,其實內心的聲音是太久沒有出去吃些好吃的了,而我這個便當愛好者,跟他們不同,他們不能天天吃相同的東西,而我可以,這也是我在看動畫電影鬼滅之刃時,那位煉獄杏壽郎在火車上一面吃便當時,不停地在說好吃好吃,這位大哥跟我就完全相像,我若坐長程車北上還是南下,總想在車子上吃個便當才能滿足內心那空虛感,吃個便當就能找到快樂,而有些人需要餐廳料理才行,這又跟成長背景有關了。

IMG_20210628_173136_HDR.jpg

IMG_20210628_174712_HDR.jpg

  前菜主菜及甜點都有,把飲食當作享受及生活上的一種快樂,這才是餐飲業應有的態度,我母親說過做什麼就要像什麼,賣吃的人不努力把吃的做成美味,只想從食材工序上去節省,想的都只是能賺多少錢,不思如何讓客人對你的作品讚不絕口,這都失去你從事這行的初心,人各有其本事,不愛吃的最好不要從事相關行業,喜歡交朋友的就要站在人群之前,思考及分析細節的人可以往學術去,人生裡,每個人都有其特色的,當然能充實知識是成功的捷徑,卻非唯一一條,如同最近的東京奧運一樣,人家付出多少才能得獎牌,有些讀書人自命清高,以為學術學位才是一切,這種思維太狹隘,然而讀書讀得好的,狹隘的人真不少,我想應是教育教出來的吧,我們從小是不是總以為考試第一名才是優秀呢?出了社會後,才知你要受人尊敬變強,需要的能耐不只一項,最怕的是把讀書人的優越感帶進了職場。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peterhung 的頭像
    peterhung

    成功在握的peter

    peterhu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