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雖然不是日式拉麵的粉,但家裡的大男孩喜歡,所以久久去吃一次,大男生自己在外生活,會去找特別味道的拉麵吃,也許是當年自己在台北住時,那時日式拉麵還沒開始流行,我記得自己還在當兵時,台北才出現麻辣火鍋店,開始時是以夜市的麻辣豆腐,後來會出現大量的火鍋也是始料未及,應是當時台灣還沒有出現大陸新娘吧,也沒有越南勞工外配出現吧!生活的豐富常是因為各方文化的交流而成,多元文化融合之地,連口味也都豐富起來,雖然日本式的拉麵鹹了些,味道我認為太濃了,有種味過之感,味道的適切,舉個例子就是你吃乾麵時,底下的湯汁在你吃完時剛好也跟著麵吃完,如合抓住味道平衡,也是料理的重點,像是清蒸石斑,也是,也許別人的調味思維不同吧,我對日式麵的口感較喜歡,我喜歡麵體有嚼勁。IMG_20220204_200350.jpg

 

  我很喜歡說我在淡水時見證到三商巧福開店在車站前那老街與新街交叉的那兒,總認為先買餐卷再去位子上等店家把麵送來,這種店家的經營方式,每每都能轉變我的生活認知,還記得自己在潮州那兒第一次看到所謂自助餐模式的店時也是有這種想法,拿著餐盤去夾菜後,人們把飯菜拿著就跑了嗎?煮這麼多菜會不會吃不完呢?吃不完是不是都拿去餵豬還是老闆自己家人把它給吃光光呢?其實我是多慮了,做生意本來就都會考慮到存貨成本,還有要估呆帳的,也許有像是有東西越放越值錢的東西,像是古董之類的,但做生意不能死頭腦,所以很多一流大學畢業的人不會做生意,只會當小主管,然而做到某一個階層之後,要的能力就不只是記憶力,而是解決事情的能力,加上一種能看到未來的洞燭機先。IMG_20220204_193809.jpg

  是故每每看到有人有新的創意,雖然有些創意還得經過社會的實驗才能知道是不是能受到大家的喜歡,只從你幾個人的開幾次會,也許只是幾個人的突發奇想而已,我真的看到過一個不怎麼的人提出的思維能夠改變很多的事,只是這個人不是主導者,這個人的上級不是個願意承擔及改變的人,所以一個人能否成為一方之雄,還是真的能夠成大功立大業,還需要有天時地利人和的相助,時代環境背景常讓我們不由得這麼做,世界大勢也是,我們看過去,總可以看到一些好像歷史一定會這麼走的大趨勢的,可是都會有一兩個先驅者,他們的勇氣超過平常人,他們勇於追求夢想,不是只有在安全的空間裡想像而已,因為這些人都是實踐者,去做去執行,也許不會成功,但去做就有機會。IMG_20220204_200354.jpg

  現在的拉麵店好像都是小店經營的方式,現在最常見的是廚房與吧枱式相連結的店家,變成不需要太多外場人員,用點菜機這種電子化設備來負責收錢及訂餐,廚師可以直接把餐點送到顧客眼前,吃東西變成一種求溫飽的儀式而已,為了只是味道及飽足,不再是一種交際過程,不像中式餐廳,講求圓桌讓大家面對面,團圓及人際關係一股腦兒都放在一起,所以我們的文化裡總是以吃來連結家族的情感及商場上的交際手法,各有其好與壞啦,其實我真的喜歡大家在一起時,不停地講話而不是現在年輕人那種大家坐在一起,一起拿出手機來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在小小手機螢幕上而已,眼前的人們,眼前的料理菜色呢?可惜了這些,人們還是需要情感的依存,情感的傳達除了肢體,從五官來接收表達,吃東西種味覺,還是聽好聽的音樂,很多事都能營造出我們生活上的情感的。IMG_20220204_200821.jpg

  拉麵這東西,我還不像家裡大男生那樣的喜愛,但我也知道美味的,日式的麵點總是味道太重,當然他們也會批評我們四川辣味也過辣吧!所以味道各有喜好,沒有關係,又不是常去吃,而我愛拉麵重點在於其麵條的勁道,自己是不會主動去吃日式拉麵的,一來怕麻煩,還得去找店家,再來是自己的習慣,傳統的麵店也有好吃的,何必去繞遠路找吃的呢?我連自己愛吃的豬血湯米粉都不願意繞路去吃了,何況是這拉麵呢?也許心態老了嗎?不再像年輕的自己總是喜歡東奔西路的,但說真的,年輕時的自己出門去玩,從來就不是為了美食而出門,心中總是想要看看不同的事物,做些不同的事,也許達到某一個目的,現在的自己都還留著這個習性,從一座山跑一場馬拉松,我在想,一般人大概不能體會出我的做為是怎麼的心態,只因為他們不是我這種類型的人,因為生活背景所造就出來的個性吧,我不會自己去吃大餐的,所以吃大餐必定都是跟家人去的,全家在一起,即使去吃拉麵,坐吧枱也好,在一起,就是一種感覺。

IMG_20220204_200825.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eterhu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