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說我那在警界的朋友推薦,我在路跑的論壇早就聽聞這場盛事的美名,加上自己覺得在高雄屏東的路跑場子必定要參加,至少因為近,騎機車都可以到達,那有不去參與的道理,於是從報名後就期待這場賽事的來臨,加上這一場是我的第五馬,跑過了第五次全馬,就算真正近入了馬拉松的殿堂了,的確,這回真的沒有撞牆期了,我跑馬的經歷裏,第二馬在安平跑時,撞牆期的身心都受到折磨,這回讓我感受到為何別人會這麼愛跑,因為長時間的訓練讓自己能適應了這種耐力性的運動,不逞強來享受運動時光。
前一晚睡不好,好像在昏昏沉沉之中只睡了一個半小時而已,深夜十二點半才躺,快要三點時就起身準備了,吃了一碗白飯配柳橙汁,再東摸西摸的,直到四點二十才叫老婆大人帶我去里港,原本是想自己騎機車去的,老婆大人關心,就讓她載吧!下國道三號的九如交流道時大塞車,耽擱了些時間,但一切都在自己的盤算之中進行,因為我也預算了這車潮的發生,告別老婆大人後自己走進會場,東走西走摸清會場的情形,走到里港分局內去排隊上廁所,這個是每場馬拉松的例行事了,排在我前位的是一位小黑,這麼近地看著他,個子也不高,體格也不壯,卻能擁有這麼好的體能,真是佩服,再來就是換鞋,擦凡士林及帶上隨身物品,其實里港馬的補給很好的,但我還是帶上了二顆糖及一小包能量膠,也放了一百元,若遇到7-11就可以去買東西來吃,結果真的都沒有用到,補給真好。
最愛比賽開始前站在起點那兒等待的氣氛,一股全神貫注的蓄勢待發,加上有些緊張的心情,人群裏的自己是渺小卻是擁有天下的自信,這場馬拉松是要跑過里港鄉各村落,並在荖濃溪及高屏溪河堤上跑,可稱為綠色馬拉松,鄉下的村落景色對於來自城市的人來說是很詳和的,至少這兒的人不會因為舉辦而交通管制的不方便而被罵,一般的城市馬都會出現居民不爽交通管制而對交管人員出言不遜的情形,很多停下來等路跑隊伍經過的駕駛都很有耐心地等待,還為跑者加油,也許是鄉下的人們生活步調較慢,變得很有耐心,願意犧牲自己一點點時間來讓別人方便,有時我在想,為何台北的人們這麼的緊張,連在捷運裏走路都很快,真有這麼急嗎。
每次去里港都是經過而已,不然就是去吃豬腳餛飩湯而已,從沒有進去里港的鬧區裏,若沒有這場活動,有可能我到現在都還沒有進到這裏來,原來里港的豬腳不是只有一家,經過了鬧區裏,有幾家是第一次看到的,為何我都沒有聽過呢?中午後叫老婆大人買來吃,跑了好像很久,這里港人口聚集之處也這麼大啊!出了里港鬧區,很快地就上了里嶺大橋,這時整條橋是管制的,因為全部的人得在這橋上繞一圈。
遠遠就看到國道三號的斜張橋,還有橋旁的佛陀紀念館及佛光山的建築群,佛陀紀念館開放了這麼久,我都還沒有去過,好像真的需要再安排個時間去看看才行,我這個佛教徒久未感受到佛陀的慈悲,需要再去洗滌一下我這邪惡的心靈了,過去過這座橋都是開車或是騎機車,這回用跑的過去,怎麼覺得這橋好像很長似的,若這橋有一公里多,來回就有三公里了。
到了嶺口折返,因為現在還算早,路上還沒有太多車子,一場馬拉松的時間幾都是六個小時關門,這場限六個半小時,對我來說上回的綠島都可以在六個小時回到終點,這里港馬是平路多,不像綠島還有要坡度要爬,所以我預計五個半小時回到終點,也不想刻意加快速度,因為若破五與我五個半小時,對我來說也不會有什麼太大的差別,但一味地求速而造成身體傷害,那就不合算了,所以還是保持自己預設的速度前進,直到過了半程都還能自在。
在里嶺大橋往回走,太陽似乎出現在眼前,遠眺國道三號那跨高屏溪的橋這麼的壯觀,在有點薄霧的早晨更顯朦朧之美,以這霧與太陽的情況來看,今天應是一個大太陽的日子,幸好早晨還能感受到清涼之意,長程路跑最怕熱了,前三馬都是在夏天跑的,熱到不行,這場開始就是秋天跑的,十一月我安排了三場,二半一全,但秋天的南台灣在太陽出來後,紫外線的威力還是會讓人吃苦的。
看對向來了一堆人拿旗幟跑,今天有人跑百馬,慶祝百馬的團隊跑來為好友慶祝壯威,朋友之間就是如此,這些人都是各跑社的,長久在跑步的人,精氣神十足,他們以穩健的腳步在後頭慢慢跑,後來聽其中的人說他們的配速是五個半小時,跟我的時間點差不多,難怪後來我在路上跟他們交錯了好幾回,離開了長長的橋面,進入了另一個村落。
映入眼簾的是養鴨池,路旁的民眾或是各村村長發起的加油團,讓氣氛熱鬧不已,常在想,若不是參加了這麼多次的馬拉松,一些小路是不可能去的,也不可能這麼近地觀察民眾,親身去體會到各地不同的風情,過了一個村又一個村,我也沒有刻意在記,好像鄉間小路就是這個樣子,難得有這麼多人一口氣跑進村莊內,也讓這些原本安靜的地方增添了熱鬧,這個時候還是全馬與半馬的人都混在一起,路上的跑者很多,有些擁擠感,路線再度到省道三號,四線道的大路,覺得有從鄉下一瞬間到了城市之錯覺,這條路在假日很多車子的,為了來里港吃豬腳的,雖然現在還早,可以預料中午時這兒的盛況。
看路上的標示,各地都標有里程,坐在車上行進沒有苦痛,以前自己認為到那兒去都輕鬆自在,十公里二十公里都算是一下子的事而已,現在用雙腳來跑就可以體驗到古代的人到那兒去都用雙腳,一步步地走著,現代人生活享受少動,難怪文明病這麼多,這狗狗也有號碼牌,也要跟著牠主人跑四十二公里,動物的能耐比人好多了,一來因為其身體小所以負擔也較小,但若城市裏養在家裏的大胖拉不拉多狗來跑,我看也跑不到幾步路這狗狗就倒地了。
大約十二公里左右見到一個人倒在路上,很多跑友在幫助他,那人看起來軟攤無力,看前方救護車開來,我就沒有停下來加入救助,晚上才知這人在下午時去逝,跑馬這運動,真的不能太急躁求速的,這人是跑半馬的,也許跑太快吧!還是身體己出現不適時又沒有停下來放棄比賽啊!路線轉進了荖濃溪河堤,全馬與半馬在這裏分開來跑,人變得少多了。
從來不知道里港這荖濃溪河堤這麼美,規劃得這麼好,大部分的堤上都種樹,讓在這兒跑很舒服,而堤下也都是樹,跑在這兒沒有因為太陽出來而感到熱得受不了,溪下沙土堆積,堤外也有採沙場,但沒有塵沙飛揚,這是好事,我最討厭飛揚的塵土,讓人呼吸起來難受,跑到高樹再往回跑,在河堤上來回跑還算可以接受,視野好也不會跟著車輛擠在路上,這是很安全的安排。
再來就是上到里港大橋,里嶺大橋跨高屏溪,里港大橋跨荖濃溪,同樣地覺得橋怎麼這麼長,這時的自己覺得肌肉有些疲勞,這時都過了二十四公里,心想為了在三十幾公里時出現撞牆期做準備,時間比自己原本所計畫地還要快,在里港大橋上以跑三根燈柱走一根燈柱來進行,橋面上無所遮蔽,太陽直射,感覺皮膚表面熱熱的,但沒有上回在綠島那應嚴重,也戴著太陽眼鏡跑,長時間在太陽下運動,戴墨鏡是適當的,而我的眼鏡上流著汗水。
進了里港大橋有一沙石廠,那廠機具傳來的聲響巨大,還好也沒有飛揚的塵土,路上車子多,不能像剛在在里嶺大橋一樣整條管制,但管制了機車道,讓我們可以在機車道上行進,不用擔心跟汽車搶道。
過了橋還要在土庫村裏繞上一大圈,這個時候我以算路上的三角錐來安排自己的步伐,還沒有離開省道前,都還能跑得自在,但還是不能勉強,幸好離開了省道三號後,再度繞進入鄉間小路,這個時間換數樹木的間隔,我發現自己的能力真的變強了,至少還能跑得動。
對土庫村的印象很深,不只國小的學生組成的加油團奮力地為我們打氣,村民即使沒有出聲加油,也都坐在家門口看著我們這群瘋狂的跑者經過,這種情景住在城市的人應沒有看過吧!大家好像遇到一場遊行般,都來參與了,還有那百馬團這個時候跟我交錯,有一段距離我是跟著他們一同跑的,跟他們在一起跑,讓我整個人精神都振奮。
往回再過里港大橋,很快地就又跑上了河堤,這時的我也是走走跑跑,剩下不到十公里,但這十公里卻是折磨人的時候。
陳老伯在最後三公里處超過我,他真的是老當益壯,我這比他年輕的人都輸他,自嘆不如。
雖然沒有嚴重撞牆期出現,但還是覺得這個時候的身心都不好受,深怕自己一個不小心造成了抽筋或是心肺不適,調整自己的腳步不急不徐,那個數路燈,數三角錐,數電線桿的方式再度來了,這回變成走二桿跑三桿,距離越靠近終點就越不能大意,長長的河堤見不到盡頭,辛苦的過程終將結束的。
下了河堤,看到轉彎,我知道一轉過去就可以看到終點牌樓,但還有一公里啊!一公里很遠的,但這個時候的自己知道苦痛將結束,那令人興奮的時候又要來臨了,每次都知道過程辛苦只為了這進入終點的剎那,終點從遠到近,自己的心逐漸地開朗,長長的路在這個時候要劃下句點,踩過了地上的晶片感應墊,五個半小時完成。
倒跑達人在我後面也跑進來了,百馬團也在我前面五分鐘前進終點,聽大會報告我後面還有五百人左右,老婆大人跟小朋友在終點前等著我,老婆幫我照了一張我進終點前的樣子,領了一條大毛巾,一盒拌手禮裏頭有二顆木瓜二罐紅豆湯,再拿了一罐水果啤酒,又有一個便當,再去拿刻有名字的完跑牌,並拿了一頂完跑帽,這帽子就送給了兒子,去寄物處拿袋子,再去沖澡,水冷得很,但還是得沖,不然全身臭,喝了一碗餛飩湯,還有無限供應的飲料,里港鄉真的做足了地主的情誼,給了我們十足的面子,全家吃了七碗餛飩湯,一碗若三十元計,合算了。
回家的路上買了早上心中想買的豬腳回家去吃,一吃才知好吃的豬腳在這兒,之前去吃的那家姓趙的豬腳店,我不會再去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