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經營一個球隊,比起經營一個企業來說,有時還更加不容易,美國的職業運動長久以來自有其一套制度及傳統,不論是大聯盟或是NBA,都跟其國民的生活話題息息相關,有時不得不感嘆台灣自己把職業棒球搞垮,只為了眼前利益而已,殊不知一項運動賽事,總是需要日積月累地形成民眾對其的信賴,讓運動明星變成話題,才能讓一項賽事能凝聚人氣,變成了大家茶餘飯後的談論,其實我不是很懂美國棒球的,因為自己不懂棒球,除了小時候跟著大家深夜起來看了幾次棒球賽之外,其他時間也沒有在注意,近來因為自己家裏的小男生愛上了打籃球,以他那身高來打籃球是有利的,我也鼓勵他去打籃球,結果也跟著開始看電視的NBA籃球轉播,加上尼克隊的林來瘋傳奇,剛好這年輕人符合了我一向認為男孩子需要在運動場上擁有活力,並且能讀些書來增加自己的氣質,所以我鼓勵小孩子當像這17號球衣的小伙子,若要我選小朋友運動還是讀書為先,其實我認為小孩子先以運動來增強其體魄,讀書慢慢來就好了。


  運動家這球隊2002年20連勝,以小搏大的風光事蹟,令人難忘,但是這部片子卻不是在講賽事的過程,而是呈現的並非球場上人人可見的掌聲榮耀,而是一般球迷難以接觸的管理階層,管理一個球隊如何找到能適任的人,還是要找一個明星球員,畢竟球隊是整體作戰的,不是像陸上競技般是一個人的運動,加上賽事的過程有輸有贏,球場上沒有絕對的強隊,賽事沒有到最後關頭,誰都不敢輕言勝負,這就是球賽的好看之處,也是讓人牽腸掛肚的投入情緒之所在,球隊管理者的識人並肩負球隊戰績的壓力,當要改變傳統思維時,都得與守成者論戰,而運動家隊的經理,自己也曾是個出名的球星,片中也經其過往記憶和野心之間掙扎和轉變過程談起,為何人會這麼的思考,為何有人極力保守而有人會突破傳統,這都跟自己生活體驗所遭受到的一切有關。
  這部片子裏沒有球員的熱血活力,沒有英雄事蹟,談的是棒球的交易,是生意經,美國早已把棒球變成了其國球,每位球星都能讓孩子的成長過程裏留下記憶,可是在光鮮的背後呢?運作球隊可不是這回事的,每個經營者有其經營哲學,這都會影響到賽事的勝負,當經營者穿梭在球場後的陰暗長廊,偌大球場總是隻身一人,絕不可能在比賽開打時受到萬眾矚目,球員如同藝人般能受到大家的目光而背後的團隊卻是受到冷落的,喝采永遠是給球員、給教練,球團的運作有其經費預算限制,運動家隊發展出一套與眾不同的經營策略,著眼在球員被忽略的特長和資質,以最便宜的薪水換取最高的勝場效益,其實這種方式是好是壞還有待分析,我認為沒有一定的道理,但當年運動家隊的連勝是事實,可見其管理制度自有其道理的。
  運動家隊的經理因為球探遊說讓他年輕時下了錯誤的決定,他現在要用數據理論擊敗所有的傳統棒球觀,卻也讓自己陷入了以成敗論英雄的死胡同中,每個人都有其優點及缺點,去除缺點而發揚優點,就是成功的方法,幾乎我們在運作一件事時,只是在乎結果,可是球季不是一場賽事而已,只贏一場還是輸幾場而贏關鍵的場次重要呢?然而分析球賽是重要的,然而球場上的奇蹟也是讓人難以忘懷的,所以我才會說有時有幾個球星,做出幾次的上帝之球,如同林書豪對暴龍隊的最後三分球,這是命運賜予他的成功,也是令人快樂的激動,
運動家隊那一季創下20連勝的聯盟新紀錄,也讓人心跟著大家的情緒而起伏,球場上的成敗如同人生的成敗,有時真的很難講的,盡力去做就對了,上帝會幫助努力的人的,這就表現在出乎意料之外的神來一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peterhung 的頭像
    peterhung

    成功在握的peter

    peterhu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