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真的要寫這部電影,對我來說是相當困難的一件事,為什麼呢?當然是我從沒有看過京劇,我只看過歌仔戲而已,以前我小時候電視會演京劇,那時都以為這唱腔所唱的我都聽不懂,所以一直很排斥去接受,當然是隨著年紀的增長,也因為一部電視劇大宅門裏那白老七用京腔講了幾個重點而讓我知道原來如此,因為在唱腔裏,有些文字從歌聲出來,會造成像日文一樣的音便情形,同樣一個字在講話與唱歌會轉變成不同,可是你不轉變的話,唱起來就會覺得很奇怪,所以歌劇是老外唱大戲,而京劇卻是實實在在地發展自北京的傳統戲曲。
梅先生,這個人我從小就聽過這個人的大名了,在當年那個時代就像個出了名的好萊塢明星般,讓聽戲的人陶醉在故事裏,也能跟著情節而感動,在清末民初之際,這個動盪的年代,從封建到民國,在當時的年代裏,人心轉變,唯一不變的是心靈上的世界,在戲曲裏可以讓人忘卻了俗世的苦痛,說真的,我看完這部電影後,覺得這真是一部傑出而令人讚嘆的表演,有點不像電影,卻像一個實在的人生。
這個世界上什麼都可以變,在開始時,梅蘭芳的革新精神也讓京劇有了變化,當然他與十三燕的新舊對抗,讓我們知道他不是個守舊保守之徒,而是為了讓京劇更加能感動人而改變了一些片段,這個不停在改變的世界裏,不變的話就不能跟上時代,再來說他心裏那份孤獨及幸福的追求,他與孟小冬的情感是一種恨不早相逢之嘆,有誰能成為心靈之侶呢?然而現實世界裏,不是想怎麼樣就怎麼樣的,這個問題在電影麥迪遜之橋裏也有討論過同樣的問題,就是這個世界是多麼的無情,所以有了太多的約束,讓我們不能隨便想做什麼就做什麼,人如果隨便又隨意的話,這世界必生大亂,所以我們都在忍受這不完美的缺憾人生。
他到紐約公演,讓全世界都知道中國有這個傳統戲劇是這麼的美好,可是在這民初的中國,人們不能有一刻擁有自己,很快地內戰再來對日抗戰,蘆溝橋事變後,他到了上海,日本人想從傳統戲劇上來征服中國人的心靈,然而他拒絕為日本人演出,堅持一個身為中國人的立場,讓片子一開始時,他叔叔在為太后唱戲完後,被內務太監用紙糊的鉫瑣扣著時所說的話,這話的意義貫穿著全片,巧妙地用紙枷鎖點出了藝人行走江湖臨深屢薄的飄零際遇,但是堂伯叮嚀他切莫習藝,莫入棃園,也就成了全片最重要的破題論述,甚至貫穿全片,直迄劇終卻說了片頭沒有說的,就是一進梨園就努力去學,切莫後悔,要提升伶人的地位而努力,再與片首做為呼應。
我認為這部片子在十三燕與少年梅蘭芳這一段,演得非常好,加上邱如白這個人的出現,讓一部電影所想表現出來的意涵都出來了,十二燕對老佛爺賞賜的黃馬掛的珍惜,為了心裏上的一個堅守傳統與梅蘭芳的改變,以致在北京打對台時,還有十三燕在與梅蘭芳唱苦守寒窯那一段的配合,其實新舊是可以融合的,而不是各走各的,這一段條理清晰、敘事明確、氣勢流暢,加上這二人京劇的實力而成為電影最精華的部分。
當然我不能責怪黎明與章子怡的,成年後的梅蘭芳,要在現今的演藝圈裏找到一個可以演 梅 先生的,實在是真的找不到了,連孟小冬都難找到適合的,只是他與章子怡的對戲時,踩著笨拙的京劇步伐,真的有點可惜了前段十三燕與少年梅蘭芳的對戲,可是我認為陳凱歌肯導梅蘭芳這部電影就已經很佩服他了,再來對抗日本人的段落,這時費二爺的演出就讓我認為太讚了,時代背景的表現從戲服到攝影,把當時的社會氛圍與大環境表現出來了。
誰是梅蘭芳的最愛,這部分可以再來談談,人生或許有很多伴侶,真要問誰是最愛,可能只有一人獨享,傳統明媒正娶的有合法地位,但在愛情天平上卻未必獨佔鰲頭,片中沒有談及太多梅蘭芳與福芝芳的愛情,讓人認為就是舊社會裏的婚姻假象而已,所以在孟小冬雨中接傘,不止讓梅蘭芳心裏起了漣漪,也讓看戲的我,心裏也開始震盪起來,一股要做不做的情感,想放開又收斂的無奈,在戲台上也許假戲,在現實裏卻不能真做,原來孟小冬才是最愛,原配福芝芳私下去見孟小冬時那宣示主權的爭戰,沒有戰火卻將氣氛拉到了緊繃的箭弦上,到底發不發,都是個難題,卻有慢慢將箭弦放鬆之感,把利害計較之心推到高點,二個女人講起話來機鋒連連,讓我這個男人都有想快點迴避以免觸及發機之處而不可收捨之感。
也許京劇是國族文化的樣板,首當其衝遭日軍約談留置時,志節人生在片子的後部完全在談這點,以志節提昇戲子形象做結,伶界大王變成了愛國志士,戲子地位不高,主因在於需要人家捧扶,一身好本事需要喝采,一切全看人臉色,曾經捧你上天的,也可能隨時推你入地獄,在動亂時期梅蘭芳的封箱決定有著時代背景與歷史意義,保住了藝人志節,無負十三燕的臨終叮嚀。
「戲子春秋,生死全由人」,這又是一部講人的一生的電影,一個人若沒有深廣的生命雕塑,怎麼能讓人成為一代大師呢?有些事不用說太多,留些給人揣測,畢竟人生裏有太多的矛盾與身不由己,沒有人是完人,當然在必要的堅持上面守住,在自己份際上面將之完美,不就是這一生的總結了嗎?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