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本來有沒有不散的宴席,但當你離開之時,有多少人會捨不得,想念你呢?不知道別人是怎麼教小孩子的,也許只要讀好書,其他都可以不用管吧,但我一直認為人需要群體,不可能獨自苟活,就像這回的大陸疫情,很多人應都親身經歷了被限制自由的痛苦吧,對外沒有什麼交往,整天面對狹小空間,監獄裏還有同房可以聊天,大陸還有網路可以與外界溝通,但長時間窩著,狐獨感會出現,整個人悶苦感十足,這不是真正的人生,即使虛擬實境做得多麼逼真,我們都還是知道那是假的,人必須要有互動,是真正的人互動,不是有報導年輕人把自己放在虛擬世界裏,把虛幻與真實搞混,把真實的人生浪費掉,殊不知活著是要朋友的。
宅男宅女是世俗裏對人的一種輕蔑,當我們只知道讀書而不懂運動,我們稱書呆子是一樣的,喜歡一件事不是壞事,但若喜歡到與世隔絕那就不好,你不可能凡事都自己來,即使是隱居的人也需要用到世俗的東西,最基本的打火用火柴還是刀具就是,社會與我們相互連結,各司其職,共同為這個社會創造美好,可是我發現有些人總是自以為高尚,大都出現在經濟能力很好或者是所謂知識淵博的人身上,就是這回選舉裏所謂的知識藍與經濟藍,當然不只是藍,其實綠也是,太過與不及都不好,一個平穩的思考,做事顧念著彼此,這才是做人之道。沒有錯,我重點在講做人,做事很精確的人大有人在,可是這種人只是自己強,但有些人自己不怎麼強,但他能組織出來的力量很強,這種才是領導者,整合與帶領,這不是錢及知識可以做到的,常都需要一個人的特質,特質怎麼形成的,當然就是人際關係。
過與不都不好,所以和善與強悍都必須要有,不是只有做好人,但因為大部分的人與人相處,和善關係是潤滑,先和善再視狀況強悍,你會喜歡一個同事或是朋友,都是因為他能幫你,在你危難之時助你,不見得要用錢,有時一個問候與加油聲,都是讓我們心裏產生溫馨,常看到同事在教小孩子,讓他們補習,讓他們參加學校各種比賽,進入優段的體育班還是資優班,家長過度干涉教育,我都認為影響了小孩自己願意自我成長去面對壓力的機會,年輕這時間裏,就是需要學習挫折,學習與朋友交往,若不主動去做這些事,就會造成自以為在同學面前,他是與眾不同的,在師長的稱讚中長大,未來就會瞧不起他人,認為別人就是不如自己,到最後發現社會比的不只是狹隘的點,而是你所走的道路專業,每個人各有千秋,眼界大開後會顯得自己的不足,若還是不肯張眼,這個白費了一生的風景。
單位裏,常在調動之時,有些人都會被擠斥掉,多麼不希望這個人到我們單位來,因為來不只不能幫忙,還要消耗我們的時間去幫他收拾善後,但這個人不會反省,反而認為理所當然,這些起因都是習慣圈住自我,狹小的生活空間造成視野變小所致,如何贏得好人緣呢?其實要的是先付出,有同事常在付出之前就先計較,為何要他多做,這種心態就錯了,也是他孤癖的原因,太過自我,我一直鼓勵小朋友多走出去與朋友相處,要成功是要朋友的,沒有朋友怎麼會有機會啊!要知道你人緣如何,看你在與這個地方朋友分別之時,他們的表現,你就知道你做人成不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