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若真要在一個地方尋找特別的料理,真的需要當地人帶領,或許也需要一些運氣,不然就只能吃名氣店家而已,有名氣不是不好吃,而是每到這兒,就一處而已,如同我自己家鄉,外地人到那兒,好像只知道冷熱冰,牛肉福,但若我這個本地人就有不少可以去的店家了,外地人只知名氣店也不能怪他們,從遠處來到這兒,蜻蜓點水式的旅遊,只能在每個地方都沾一下水,照幾張相,表示來過而已,每次看那些團體旅遊的人們,不都是這個樣子嗎?所以旅遊要能有充沛的時間好好地把一個地方看遍,這種旅遊方式要在那兒工作讀書才能做得到,每天走一個地方,分段來融入當地。IMG_20200907_160032_HDR.jpg

 

  所以久久來一次嘉義,還是得來這家魚頭店報到,畢竟我沒有在嘉義長時間生活過,不像我對台北淡水及基隆這麼熟悉,旅遊除了吃住外,還能有什麼呢?我最愛的是到處拜拜及運動,可是家人們喜歡吃美食啦,我算是旅遊界裏較少數的群體,少數服從多數,跟著吃就對了,台灣人愛沙茶味,我小時候對沙鍋魚頭的印象是父親煮的,沒有錯,就是濃厚的沙茶味兒,但我家不是用草鰱魚,我家當然用自家的鮪魚頭囉,這就是我吃這家的所有味都對味,就是魚頭不對,因為父親煮魚頭的刻板印象留在我心裏了。

IMG_20200907_163233_HDR.jpg

IMG_20200907_163237_HDR.jpg

  原則上傳統的美食都帶著一種吃飽的觀念,火雞肉飯就是這個道理,豬油拌飯,還是肉燥飯都是,甚至我們平常所見的陽春麵都是,所以在台南出名的豆菜麵還是鹽水意麵都以補充熱量為先,就是吃飽啦,若不說煮的是魚頭,我還真的以為這種大雜燴的方式像極了小時候喜宴包回來的菜尾湯,澆一些在白飯上超好吃的,在舊前鎮的鎮南宮那兒也有一家賣菜尾湯的,當然不是真菜尾啦,而是混雜的煮法來命名而已,碼頭工人們很愛這味道的,所以我也有受到傳統食物吃法的影響,如我愛吃豬血湯,愛鹹菜湯,吃東西較愛鹹點的口味,都是勞力人口所吃的樣子。

IMG_20200907_163502_HDR.jpg

IMG_20200907_163509_HDR.jpg

  我小時候有一道菜,到現在還沒有看過餐館有,我父親煮過鮪魚頭燜味噲,煮到魚頭軟爛,我在日本美食節目裏看過日本人吃,因為家裏沒有在做生意了,要取得鮪魚頭也難,真的有空要自己來試看看,照著當年父親的作法來依樣畫葫蘆,很簡單的,但要火候而已,這種魚村的料理,我母親父親都是魚村長大的,他們都從長輩那兒學來的,火鍋的吃法我最愛了,一個鍋菜,有湯有料,一碗飯,桌上不複雜,但吃到嘴裏,心頭可複雜得很,這有對父母的思念,還有過去生活的回憶。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peterhung 的頭像
peterhung

成功在握的peter

peterhu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