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慕尼黑慘案的原委,是二次大戰後以色列建國所引發事件,點點滴滴的誤會與堅持所累積的結果,這片子剛開始把當年事件發生的歷史片段講出,並將那色澤不鮮明的電視畫面重現,引發觀眾心中的不安,這有歷史關聯的電影,一定後瞭解時代背景,誰是好人誰是壞人,至今沒有個定論,基督教世界與回教世界的衝突到今天都還在持續之中,用戰爭之類的手段解決事情,是對的嗎?仇恨沒有化解,反而更加深了不諒解。


  為要求以色列釋放兩百三十四名政治犯, 一九七二年九月五日 ,八名武裝的「黑色九月」組織成員武裝潛入慕尼黑奧運以色列選手村,射殺了一名教練與運動員並挾持了另外九名以色列選手,幾經協商談判,在轉移談判地點時,黑色九月與德國警方在機場不慎擦槍走火,其中五名黑色九月成員遭擊斃,但人質全部犧牲。並非慕尼黑慘案發在九月而稱這些人為黑色九月,黑色九月之名另有原因,這是發生在第三次以阿戰爭(一九六七)與第四次以阿戰爭(一九七三)之間的事,如果一九六七年的六月戰爭是個高潮,這段餘波仍然動蕩了三年,一直到一九七0年,以色列與埃及仍在西奈半島上進行著消耗戰,前著受到美國物質上強力的支援,後者亦不斷接收來自蘇聯的資金、軍事顧問,甚至飛行員。為緩和中東地方局勢,避免升高衝突等級,美國國務卿威廉羅傑斯(William Rogers)提出和平計劃,一方面埃及的納瑟對蘇聯顧問及資助背後之政治目的有所顧忌,同意接受和平計劃以透過美國來解決中東問題,回教陣營內部的氣氛產生了轉變。


  巴勒斯坦地區,原初在聯合國協定之中,被分為以色列、巴勒斯坦兩個分治區,耶路撒冷由聯合國共管,巴解組織(PLO)成立於一九六四,但第三次以阿戰爭後,巴勒斯坦人幾乎喪失所有的約旦河西岸、西奈半島等自治領土,抗爭基地被迫轉移到約旦與黎巴嫩境內,並與當地政之之軍警部隊發生不少衝突,巴解組織(PLO)在一九七0年五月成立中央委員會整合所有紛雜的支派,達到其反抗運動之高峰,然而所在地約旦的胡笙國王感受到境內巴解可能奪權之威脅,一九七0年九月時,巴解的一連串將民航機挾持至約旦首都安曼的行動,胡笙國王終於失去耐心,決定鎮壓境內的巴解分子,約旦由貝都因人組成之部隊對巴解並不同情,將巴解驅逐到邊界一帶,進行阿拉法特所稱之「滅族行動」,此乃「黑色九月」,不少人逃入以色列尋求廦護,約只有兩千名巴解戰士逃入黎巴嫩。


  同為回教國家的背叛與怨恨成為黑色九月成立的原因,一九七一年的八、九月,巴解組織在大馬士革以新名字成立一個以恐怖手段為宗旨的報復團體,由巴解一個次級團體巴勒斯坦人民解放陣線(PLFP)提供大部分主力,初期多從事對約旦官員之暗殺報復行動,然而黑色九月並非由單一人所領導,很多行動都由各次級幹部自行遂行意志,冠以黑色九月之頭銜,而其中最骸人即為一九七二年慕尼黑奧運選手村十一以色列代表遭殺害事件。


  事後以色列內閣最高秘密會議”x”決定同樣以暗殺手段報復策劃選手村恐怖計劃的黑色九月分子,訂出電影內容所述的目標優先清單,以色列情報組織摩薩德(Mossad)執行此計劃,計劃突襲黑色九月在貝魯特的運作基地,摩薩德提供兩組人馬執行此任務,一組編制在體制內,由以色列官方指揮,另一組編成後,完全授權,獨立行動,不受政府約束。


  這部片子得花點時間來談,千頭萬緒理不出,但還是能找到一些端倪,人看事件或者看人,多由本位出發,以自我為中心,以利益為先,歷史上有多少人有遠見的,有多少人是沒有私心的,狹隘的想法與格局,帶領一個國家一個民族走向滅亡的例子太多,人類根本沒有從歷史裏得到教訓,所有的權謀的開頭都是為了權位,有誰是為國為民呢?昏庸的人太多,有時為了一口氣或者是莫名的氣憤,所付出的代價勝過於想要得到的,人都是在越陷越深而無可自拔後,才會開始後悔,我相信每個時代裏都有清楚的人,可是在大多數的暴力下,有誰會講真心話呢?也許獨善其身的人多過於兼善天下,切身為痛大過於天下之痛,在電影「英雄」,殘劍寫出「天下」這兩個字所代表的意義,連飛雪都沒有參透,無名亦是在刺秦關頭才領悟,可見人類還有一段長路要走,這個世界混亂還將持續,我有生之年也許看不到柏拉圖的理想國了。


  看完「慕尼黑」後,幾天來都在想這部片子的劇情,看這部片子不能用商業片的觀點來看,也不能站在那一方面的立場來看,每一個人都有其一條命,都有其想要得到的理想世界,也有其想要保護的人,如果站在更廣闊的角度來看,故事內容實在是發人深省,從宇宙看地球,你將發現你我那無聊的爭端,世界上有些人和我們過著不同的生活,有著不同的生活目的,是好是壞沒有準則,因為生命的組成並不是全然有自己去選擇,就像以色列人有他們的生活目的,回教國家有他們自己令一套的生活觀,穆斯林們長時間的禮拜,基督徒也有其制式的儀式,中東問題其實真的不是問題,問題點都是在少數幾個人身上,片中主角與巴解組織成員在樓梯轉角處,開誠佈公的對話中可知,各有各的堅持,但能得到彼此的諒解,這就是我想要的相處方式,有時候多了解一下我們的地球上的另一群朋友,或許可以使我們更能多一份體諒別人的心。


  這部片的劇情其實很簡單,就是以色列情報員的暗殺報復行動而已,誓死爭取保衛的家園,只是源於血緣來道盡了一切,不同血緣就可以像牲畜一樣屠殺,日本屠殺中國人是這樣,德國人屠殺猶太人是這樣,印尼的排華等等,總是非我族群就是該死,又是復仇又是反擊,因果循環沒有停止,故事的出發點是從以色列角度出發,片中人的堅毅不屈實在深深打動我的心,暗殺者是孤獨的,人心總比肉體還要脆弱,都事最後還是點出了保護家庭勝過於國家,畢竟最切身最親愛的還是自己的家人,國家民族的概念建立在虛無縹緲中,根據古典經濟理論,政府的所有干涉都讓事情要糟而已,當然現在最新的理論是強調政府功能,但我是古典學派的信徒,我想信生命終將找到自己的出口,只要活下去。


  我覺得這部片子很好看,但卻很沈重,老樣子是你得用心去看的電影,都會有人中途離場或者是見周公,現代人大都不用心思考事情,只求短暫聲光效果的刺激,由此可見,然而我苦口婆心的勸人用心,實是不易,因為深入的思考要依靠大量的閱讀,不只要深入,也要廣泛,有多少人能,畏苦而預想困難而知難行難,甚至讓私心帶領真心行動,「慕尼黑」的尾聲,在情報局長官一句「Come Home」之後,鏡頭緩緩隨著主角移動,最終停格在世貿雙子星塔上,然後字幕告訴我們,以色列政府原先計畫暗殺的十一個巴勒斯坦人,最後成功殲滅了九個,隱喻著現在消失的世貿雙子星,大樓倒塌傷亡人數更多,美國反擊阿富汗及伊拉克造成的傷亡更甚,仇恨還在持續。「回家」,主角真正想回的是以色列的家,卻再也回不去了,那曾經存在如今已夷為平地的雙子塔,代表著什麼呢?


  史匹柏也算用心良苦,應是史匹柏個人對九一一事件的一致回應,為使悲劇不再發生,找出問題始末,告訴我們什麼才是才是化解之道,看完電影走出來,其實有種慢慢緩了一口氣的感覺,原來你我都有錯,展開心胸實是不易,但我們都要去做。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eterhu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