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找美食不是我的專長,我的專長是方向感好,而找美食是老婆大人的事,我只要把她帶到那兒去,包準有我好吃的就是了,剛在太魯閣跑完馬拉松,身體狀況不錯,經過在新城車站等車的時間,而到了花蓮車站時又去買了一罐冰涼可樂喝後,覺得自己的精力又源源不絕出現了,這時我家那受不了美食誘惑的幾個人,開始想著還有多少特色美食還沒有嘗到,當然就會拉我去找尋看看。



  吃東西是我們維生的必要,為了活下去一定要吃的,在醫院時若病人能自我飲食時,也是判斷身體恢復良好的依據,但能吃到美味更是在維生之外,還有味覺的享受,一舉兩得更是美好,很多的庶民食物的出現,幾都是在一些巧合之中誕生的,而台灣的麵食文化,承接外省老兵的奮鬥過程及辛勞而成的,很多外省老兵在退伍後,政府又沒有能力照顧之下,出來擺麵攤或是像這蔥油餅的不少,我小時候最愛吃外省老伯伯的包子了,還有外省麵最好吃,這些都成了記憶的一部分。


  這炸蛋蔥油餅也是有故事的,既然是蔥油餅,那蔥及油一定要大方,有些賣蔥油餅的少了這兩者的豪邁,就像失去了生命般,一般蔥油餅都是用煎的,而用炸的方式是當年因為生意太好,外省老伯為了加快速度而多放油,無意之間讓餅皮變酥脆,外酥而內軟,口感香氣都有了,而當年因為顧客的建議而放入蛋,也因為等不及蛋熟就包入蔥油餅內,結果黃色的蛋液在一口咬下的同時,混著餅皮的外酥內軟,無意之間的舉動,卻成就了一項美味的出現。



  這種口感需要熱熱時吃才能體會出來,難怪才這麼小的攤子,外頭排隊的人們這麼多,也許用文字很難形容的,臉龐還感受到剛起鍋的熱度,蛋汁就要流下去的時候,用嘴巴去接著時的滿足,牙齒咬著外皮才脆聲剛起,另一種軟香的麵味兒就撲鼻而來,很想帶一些回家給高雄的親人吃看看,但路途遙遠卻會讓美味消失而可惜,只嘆息自己肚量不夠,不然多吃一些讓自己以免回家後有了想念這味道的遺憾。


  當歷史在講述大時代故事的同時,食物料理也在創造自己的故事,小小老百姓沒有什麼改變國家的力量,但卻可以用一己之力來讓周遭的人們感到幸福,有人用志工的力量,有人用付出的金錢,卻有些人在無意之間發明了幸福美味,讓一個地方因為這美味而著名,北京有烤鴉,上海有湯包,但在花蓮小巷子裏有炸蛋蔥油餅,幸福感不輸那出名菜色,幸福感不用花費太多銀子,有時就是幾十塊錢的滋味,卻勝過幾千元的煩瑣廚藝,至今都過了十幾天了,念念不忘的就是這個與幸福連結的那一口而已。


  食物有故事,不亞於成大功做大事,不用計較成就,我們盡自己的努力去做,有時真的會在無意之間把幸福帶給他人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peterhung 的頭像
    peterhung

    成功在握的peter

    peterhu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