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從猴硐直接走山路經過平溪到貢寮,我不是要到福隆去參加什麼海洋音樂節的,我對那忘我的狂歡沒有太多興趣,只因為我已到了瑞芳的猴硐了,又想走走雪山隧道,感受一下那超長洞穴道路的體驗,就往宜蘭的方向前進了,即然走這條路,我那能錯過這條古道呢?這條古道我以前住在基隆時,假日自己上山走過幾次,當時的我常一個人騎著機車到處逛,像是探險般,一個人隨便走較沒有顧忌,其實整個台北縣都有我騎機車走過的痕跡。


  這條路,現在叫做草嶺古道,我去時不是秋天,但那兒是秋冬賞芒的極佳去處,之所以稱為草嶺就是因為古道兩旁種滿了芒草,沒有其他樹種,其氣勢及規模壯觀,草嶺古道屬淡蘭古道中的一段,乃先民開闢淡水廳到噶瑪蘭廳之間的道路,也是淡蘭古道目前僅存的一段。古道起於台北縣貢寮鄉遠望坑至宜蘭縣大里山區,據說是由嘉慶十二年(西元1807年),台灣知府楊廷理所開,使用了我國南方丘陵山路的築路技術,以當地最常見的石材砂岩所舖設而成,石磴如梯是其結構特色。
   沿著步道健行路線自貢寮鄉遠望坑福德祠起登經二縣分界,沿途中的景點有澄澈山溪、福德祠、雄鎮蠻煙碑、虎字碑、觀景亭,我所定的終點是觀景亭,因為我還得往回走去開車,不然就要再走下山往宜蘭大里天公廟方向去。




  清朝同治年間調任台灣的台灣鎮總兵劉明燈,就任一年後,在他走過的淡蘭古道上,先後留下了幾座碑文,雄鎮蠻煙碑以及虎字碑,即使劉明燈對當時的台灣貢獻與影響不多,但也因這些古蹟而被歷史所記載,我去到一個有歷史的地方,都會把碑文上的記載瀏覽一次,想像當時先民在走這條古道時的蓽路藍縷,其實現在我所住的高雄這兒較沒有像樣的古道,當時官府大都是以淡水廳或台南府為主,高雄屏東這兒幾都是原住民及鄭成功的屯田兵留下來開墾的遺民,官府治理的遺跡大都留存在台灣北部。

  淡蘭古道是清政府認定的官道,沿途設有隘寮(募集壯丁保護行旅安全,類似現今保鏢)、遞舖(傳遞信件貨物的轉接站)、驛站,十分方便與安全,不然要從三貂角過去,一來路途較遠,再來就是沿著海岸行走較危險,所以臺灣先民到宜蘭開墾時,大多都是經過淡蘭古道,而官方巡視與交通頻繁,亦造就淡蘭古道上許多古蹟。


   走這條路,算是好走的,雖有陡坡,但路很平坦,兩旁除了虎字碑後的一片芒草沒有遮蔭外,幾都有樹蔭,不會讓人覺得陽光炙熱得難受,雄鎮蠻煙碑是台灣總兵劉明燈所題,相傳是為了鎮壓山魔,而位於近古道最高之嶺頂啞口處的虎字碑,亦是因劉明燈路經之處被風暴所阻,而取「雲從龍、風從虎」之義以草書題之,看這有些模糊的字跡,我不得不說這位總兵的書法真是好看,站在這遺跡旁,讓我有些激動不已。


  草嶺古道長約8.5公里,古道地勢較高之啞口處可遠眺龜山島以及貢寮之城鎮聚落,環境幽美,視野廣闊,我一路上鼓勵我家小朋友一定得走到虎字碑並到觀景台,看著那龜山島去感受到自我的渺小,知道在天地之間,我們只是這個世界上的過客而已,當年先民的拓荒精神,是我們必須要學習的,人生不就是為以後的子孫立下基礎的嗎?短短的生命裏,有些人過得好或壞,也許得過得有意義,一面在這古道上走著,告訴小朋友,時光在這天地之間,有沒有意義都看我們活著的人怎麼去做,盡一己之力去做,不用計較成敗得失,如同山中溪水不停地流著,告訴你我生命力之無窮,永不消逝。


  快樂不快樂是自己內心的感受而不是擁有什麼物質,但還是得吃飯才行,下山後就往福隆去,吃吃那著名的火車便當,也買了以前我在基隆冬天時去潛水採過的石花菜,回家後我得煮來吃,回味一下當時的過往時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eterhu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