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名字或許對你我都陌生,說真的我也是第一次聽到這個名字,看過電影之後,我就知道這個名字為什麼沒有太大的響亮了,在這傳記式的電影裏,從頭到尾都是文人式的低調,讓你我可以完全知道這是一個儒生性格的大師,這片子在台灣還沒有上院線片,可是我已經看到預告了,因緣際會地我先看了這部片子了,當然這種片子如同霍元甲及精武門的戲路很相同,都在講愛國的武人,怎麼在那時局大亂的年代裏,用武術激起民族的力量。
武術這東西,我從小就喜歡,總是希望自己能用武功來行俠仗義,還記得在高中時,常在學校與幾個同樣有興趣的同學切磋,年輕氣盛,總是不知什麼叫做內斂,也許修養到內心的武術者不多,人都怕死,可是要到什麼時候才能將所學武術運用出來,這都在看出一個人到底有多少修養,在淡水時,讀書這段時間每天都在國術社裏練武,在基隆時沒事也都去練柔道,後來受了傷斷了腳骨,才好了就開始游泳,總是不會讓自己停下來,一個會讀書的人也需要有強健的體魄,練武運動不是為了在拳腳上高人一等,而是為了在真正需要的時候保護家人,也許是朋友,或是像故事裏一樣,能幫國家。
自己也許因為有點年紀了,講起老蔣那個時代,不停地在講的就是軍人的武德,這事在現在的軍人裏少見了,人們在軍中總是以避操練,殊不知什麼叫做面對,我在軍中時,每次出操也是有所害怕辛勞,然而該面對的還是面對,即然不逃避就想辦法去做,慢慢地發現壓力存在是種責任,這責任讓我們給自己一個榮譽感,相信自己可以去做任何事,加上有強健體格,幾天不睡都可以撐下去,有些在社會上所謂打打殺殺的小兵,都以自己的背景為欺凌他人的聲勢,卻每每逃避操練及責任,這是我所看不起的,讓我知道什麼種人才是真正的勇敢,讓我重新定義這個名詞。
武術高強就是所謂的厲害嗎?片中就有一段是北方拳到佛山踢館的劇情,南北拳本來就有不同的武術理念,是故在外形及打法的扎實都不同,當然後來還是葉問將之擊倒,葉問留下的一句話是武術本來就各有長短,完全在態度上面取決,主角甄子丹在片中一夫當關氣勢無人匹敵,然而在老婆的眼中,不喜歡他談武弄拳,處處阻其到處切磋,被朋友說是怕老婆,而葉問的說法是尊重老婆,不是怕老婆,片中葉問好男人形象很令人喜愛的,所以他不是一個激烈的武夫,而是一個低調內斂沉穩的儒士,即使在日軍佔領時期,為了生活還是願意放下身段去做苦力,這種低調文人形象,是另一種英雄典範。
鏡頭處理詠春拳畫面美感十足,無太多花俏設計,身手也俐落、完美、確實,不論是那一場對決,都讓人覺得真是好看,再來說說葉問這個人,為什麼知者寥寥呢?葉問生前低調,練功只為喜歡及興趣,從來不跟人交惡,當時佛山比武的風氣濃,佛山遍地都是武館,但葉問直到離開佛山去香港,卻沒有收過一個徒弟,但他在詠春拳的發展上,佔極重的關鍵影響力,李小龍便深受影響,我們怎麼能忽略這位啟蒙他的大師葉問呢?葉問不想把習武變成炫耀的性格,與現在我們在四周所見到的一般習武者,以自己的強為傲而看不起別人的性格完全不同,所以在他贏了北方拳師時才會說是態度的問題,為什麼呢?北方拳師憑著一身勇猛的硬底功夫,就自傲恃人,踢館不是錯,錯在他咄咄逼人,對敗者嘲諷至極,不留情面,與片中開始時葉問面對挑戰者贏了後的態度成為強烈的對比,北方拳師的魯莽讓葉問更顯沉穩,虛懷若谷的力量,比驕傲自現要巨大的多了。
「每個人要走的路,都是自己選的。」葉問這一句話,道出了戰亂大時代之下,人的抉擇之所繫,不管情況多麼艱難險惡,只要夠心夠堅定,就不會隨波逐流,這說到那個當日本翻譯的警察身上,最為適合,很多人都以為了生活下去而失去了自我的理想性,也說出了人類為了生活可以找到任何奇怪的理由,就是不談為什麼自己忘了初衷,我們看到的政治人物如此,當然也得用這同樣的標準來適用自己,路是自己選的,所有的一切都得自己負責,而不是每到一個關卡就怨沒有貴人出現,那為何別人會成為貴人而自己卻不會成為他人的貴人呢?每次看算命的說法都說會有貴人相助,而我的想法卻是更積極地去成為別人的貴人,當然在片中那位翻譯也被葉問的為人所感召,將自己的身不由己轉變為幫助他人,若沒有真正道德者的引領,實在是難以讓人在現實裏不迷失。
雖為詠春宗師卻是個謙沖君子,不重名利,不刻意追求勝利與掌聲,所以聲名不是自己去招來的,而是水到渠成般地自然,不攬事情,只解決事情,處理事情,總是能夠大事化小,小事化無,在面對踢館強敵時,也能給對方個台階下,這是贏得別人尊敬的主要原因,真正的強者就在這裏發現其偉大,我在道場上見過好為人師並好發議論的,雖然是個武術的強者,卻得不到別人的尊敬,相互切磋在練武者之間是難免的,可是在贏了後怎麼表現出那容懷的胸襟這就要看每個人的修養了,這個也是我一向希望能往內去修心的目的,以前在練柔道時,很多人都以被摔引以為恥,為了求勝常以不擇手段地以地面壓制法或是勒緊法重創對手,每每練習時都不以正途來學習,似乎勝利是其人生的全部,這樣子的武人,即使再強都不會受到別人尊敬的,別人敬你是懼其威力,唯有謙遜和大器,才能真正受人敬重。
切磋時當然全力以赴,這也是尊重對手是強者,該出手時就出手,沒有絲毫猶疑,贏了也不見驕氣,這在我現在的做法,我還有得學習,畢竟活在這個世界裏,就必須參與世間事,人和事圓才是最重要的,葉問在片中與日本人說到,「武術,雖然是一種武裝的力量,但是我們中國武術,是包含了儒家的哲理,武德,也就是仁,推己及人,這是你們日本人永遠都不會明白的道理,因為你們濫用武力,將武力變成暴力,去欺壓別人,你不配學我們中國武術。」這段話,引以為我們習武者戒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