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這部片子我早就去看了,只是一直沒有太多的時間來談,也因為近來腦袋裏沒有思考力了,總是想不起什麼東西,這種感覺有種江郎才盡之樣,可是這種事也不能說來就來的,因為思考這種東西本來就是一點一滴地形成的,波妞的故事,我是先看到這音樂的介紹片,興起了我必須很快去看的決心,而且宮崎駿的電影,也是我必看的,雖然只在院線看了一次,但我還是會在二輪時再去看一次的。

同樣的,一個作者的風格不會變的,這顯示出每個人的人生價值不同,我也很樂於看到一個創作者是這個樣子的,主角幾乎都是小孩為主,小孩子與大人之間有很大的不同是小朋友的想法單純,更能表現出人類不複雜的思緒,大人世界有太多的妥協,所思所為不見得就是真切的實情,而小朋友心中的勇氣是那麼地直接,卻也最有力量。


從風之谷以來,自然與人類的和平共處,就是宮崎駿電影的話題之一,而飛翔及乾淨的水,也能看得出這作者內心裏所希望的理想,從神隱少女就可以看得出來,小千從湯屋坐水桶出來時,到坐車站前,那片水是多麼的美,而白龍想起了自己的身世是河流的守護神,在神明們洗澡時,洗出了一大堆垃圾,都可以知道人類想經侵犯到的不只是動物們的生存地,也干擾了看不到的神明生活的清淨,在神隱裏大人因貪慾而變成了豬,是因為他們看到的只是眼前而不是面像之後。


波妞的故事以海為主,所以沒有飛翔的問題,可是在海水裏飄浮著,不是與飛翔類似嗎?波妞與宗介都是五歲小孩,小孩的眼中的世界,絕對我大人眼中的世界不同,所以我們都忘了自己小時候的初心了,為什麼定在五歲呢?因為這個年紀是幼兒與小孩子的分別,而十歲又是小孩子與大孩子的界線,所以波妞會為了想變成人類而興起了海嘯,假如不是她的父親藤本叫來其母親,將世界退回到泥盆紀,也許一個小孩子單純的想法會造成不可收捨的地步。


我們不忍苛責波妞,在她自己的想法裏頭,單純而直接,宗介原本就是人類,他面對的是在大海上航行的父親及在安養院工作的母親,在崖上的房子可以眺望遠處,卻看不到對方的容顏,透過光線而知道彼此的平安,現實人間與神秘魔法之地有所不同,說到藤本就是討厭人類的環境而到大海躱藏,沒有想到波妞卻是因為宗介跟波妞說:「別擔心,我會保護妳、好好照顧妳!」一句話而願意放下一切而成為人類,人各有志,有時是沒有對錯的。


善與惡本就是這世事之必然,有得必有失也是世事的缺憾,人類發展科技文明結果卻是污染環境,可是在泥盆紀這時代,整個世界都是水生動物,兩棲類才剛要上岸,不可不否認生物或是自然界本來就是有向前演化的不知明力量在牽引著,人們會希望往更美好的一面前進亦是我們內心裏的神性所使然,然而如何在這正負兩股力量之間找到平衡點,現在都看這世界的立宰-人類的一念之間,面對種種困難與危險,人們會做出一次次的抉擇,勇敢地走下去,發揮潛力,證明自己,讓大自然信任人類能為世界帶來幸福。


故事能引領我們一起去冒險,接觸我們從未見過的事物,體驗別人的想像世界,這是多麼的幸福之事,就像一場冒險,面對阻礙和敵人,如何去解決,對於自己喜歡及掛念的人,怎麼去相處及思念,這都是故事裏的高潮以引人入勝,專注在這故事裏,或許是書中的世界,將俗世拋到九霄雲外,像是自己進去這故事的世界裏般,如同切身之事。


  半人魚波妞是海洋之母的女兒,宗介是向日葵幼稚園裡的男孩,這種純純的感情,大人世界是不能比的,你不覺得大人的世界選擇愛情都帶著條件的嗎?歌頌愛情只能存在於文章故事裏,然而我們不都對這感情存在著渴望嗎?人類是這麼的不滿足,總是希望能將所有的一切美好都攬在自己身上,卻不分享予他人,這在波妞與宗介與一對帶著小嬰兒的夫妻相遇時,波妞所表現出來的不就是這種無思嗎?也許人類的自私帶來了毀滅,可是也因為人類的無私而帶給這個世界美好,讓世界變成天堂,一念之間差別是這麼的大。


  波妞的爸爸藤本,和美麗的海洋之母,藤本原本是人類,後來成為海洋裡的魔法使,提煉「生命之水」儲存在珊瑚塔裡面,一心要終結人類這危險生物,讓地球回到海的時代,片中那段中有海嘯的片段,大海化作一條條魚形浪濤,撲打到崖上,就快淹覆了陸地,波妞在海浪上跑步那個樣子,讓人覺得她認真的堅持,樣子也真的可愛極了,片子一開始就把海底世界用畫面及音樂刻畫成夢幻的天堂,有柔軟的水草、珊瑚與水母,大海,是大地之母,是生命的起源,生命從海裡來,讓人不可否定的感受到,那兒似乎能讓人安心。


故事裏環境汙染的問題,可是又不能否定人類還是有良善的一面,就是我說的,事物本來就是一體兩面的,藤本說人類不好,然而波妞的母親卻願意給波妞一個機會來測試人類的真心,海流迴旋不已,載著這世界所有的一切,乘載著漁船,魚兒悠游,加上久石讓的樂曲,我很也地就去把電影配樂買了回來,讓自己能在音樂裏,享受大海的安適,就像母親懷抱般自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eterhu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