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閒來沒事就是貼些吃的相片,寫些吃的心情而已,這代表著平靜的生活形態,畢竟沒有到處去,好像被圈在一個小小空間,沒有什麼變化的生活,如同海軍水兵一樣,在無聊的海上,每天辛苦在沒有變化的空間,最期待的事是看到餐桌上變化的菜色,那是一種期待感,也是生活的重心。20200222墾丁福容 (34).jpg

 

  所以寫些吃的,貼些吃照片會成為近來的最頻繁的文章內容,其實要寫些吃的,真的有很多可以寫,光在小小台灣島都可以找出太多的飲食可以著墨,每個地方都有其不同的特色食物,不要說特別的料理,就說在高山上隨便煮的食物都可以大作文章,沒有事盡寫吃的文章也不是我所願意的,就是沒事嘛,隨了吃之外還能做些什麼呢?平凡的生活,加上平凡的自己,沒有太多生活上的激情吧,昨天聽老高的視頻說到一個話題是你有一說,你的在世時間做了多少的全新體驗,可以換到你來世的更好生活的點數,我們活著不就是為了來體驗這個世界的嗎?那種浪費幾乎所有時間都窩在房間裡的小小空間,若真的是充實自己去讀書也罷,發呆這種毫無作用的態度,真的是浪費人生。20200222墾丁福容 (35).jpg

  是的,在生命裡頭去感受到不同的風景,不同的心情,也許喜怒哀樂都可以,體驗不見得就是得快樂,其實各種你過日子都會經歷到的,都可以增加我們的生活能量的,或許我們人類所有人的生活經驗,都會集中到某個地方去,我們都有各自的一個存放區域,也集中到一個巨大的儲存區,代表著這一大群體的集體意識吧,一大堆人整體營造出來的巨大意識,不得了的,像是文化這種共同的信念,每個人都在其中,你不可能置身於事外,身在其中可以得到安慰,也可以得到認同,也許飲食文化也是,為何你會吃這種類型這種味道的食物呢?為何你會用這種方式來思考啊!因為我們身在其中。

  父母親帶給我們的味道,我們在外生活時的味道,現在全家人在一起的味道,也許在小孩子都外出之後的味道,都是不同的,你的心情決定了你現在味道,該做的都去做了,把這幾十年的悲喜換成了來世可以更加幸福的點數,這種說法是積陰德之說嗎?但宗教的積陰德是善事,而體驗生活的點數可是對自己的經驗的累積,何況宗教的善事是相對的,你的善事也許是別人的惡事,像是你的肉食就是動物們的苦難換來的,好與壞都不見得有一定的價值認定標準,至少我們可以去做對自己有幫助的體驗,把自己充實,每次在外跟朋友聊天時,都會有幾個很喜歡談論自己的人,心想為何這個人這麼多事可以談,他的生活必然精彩。

  吃吃吃,雖只吃,也可以用心去吃的,一日三餐,你可以用心去品嘗,也可以隨意去浪費,人食五穀,用天地萬物以養自己,得做出對得起萬物的舉動,一點一滴得來不易,養活了這個軀體,不能說有用,但一定要無害,赤裸裸地來到這世界,也將帶不走任何這世間的事物,若有來生,你能把現在的物質帶走嗎?但我們可以帶走一些因緣,留在基因之中的情感,應會記憶下來的,祖先們一代接著一代,他們的基因留存在體內,他們也都是為了生活而努力的,他們也年輕過,也老過,也有快樂也有悲傷,跟你我都一樣,時間在我們身上能留下什麼呢?或許真的是生活經驗的累積,如同知識累積一樣,是宇宙最終的解答。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peterhung 的頭像
    peterhung

    成功在握的peter

    peterhu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