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我開始看這片子時,也是對這片名很有意見的,什麼叫做攻其不備,而英文片名Blind side也很特別,還好故事一開始就在片頭解釋了這片名的來由,Blind side 是美式足球的專有名詞,當四分衛接球後退準備傳球時,他會將身體轉向持球手的那一面,右手持球就轉向右邊,左手持球就轉向左邊。這個時候持球手的另一邊,也就是四分衛背面的那一邊就是盲側(Blind Side),四分衛通常不容易發現這一側衝上來要抓他的防守球員,因為是背對這一邊,所以這一邊的進攻鋒線球員必須要保護四分衛的blind side,我對美式足球的規則不是很懂,但我知道這種類似橄欖球的運動,有著很強烈的勇敢衝擊及團隊精神,就讓我想起來我假如不是當年是柔道社的一員,我在淡水讀書時,老師曾問過我要不要加入橄欖球隊。


也許在我基因之中就存在著一股衝動,對於壓力的不懼,因為我對於什麼事都害怕或是推拖的人,很不以為然,因為這種個性的人不是勇敢,假如這世界人都在面對壓力之時就先想著逃避,那這人類的歷史一點都不好玩,會讓我們的世界充斥著一些無用之人,會讓我悶死的,所以我很喜歡有點堅持性的運動,但我對人性還是有期待的,像這片子裏,誰是要扮演這保護四分衛的盲側之人,這個人也許不是主要進攻者,但是卻是重要的角色,有時我們不會看到這人,我們只看到向前跑到終點達陣者,可是一個人的成功,從來就不可能只靠一個人就可以達到的,需要眾多人的相助,也許我們不是在人群面前亮眼之人,但卻是不可忽視的角色,是故這世界沒有無用之人,只有不去做的事。


片中的黑人球員是美式足球進攻鋒線的左線衛,做的就是這項保護四分衛的工作,因此才會有這個片名Blind Side,這片子是他成名前的成長故事,是一部兼具勵志和強調家庭價值的運動電影,也因為談論到的不只是運動,而是有家庭溫馨,所以會讓人有種感動。故事裏麥可從小就和母親分開,輾轉被不同的領養家庭撫養,最終被送到一所教會學校就讀,但因為他的成績並不理想,加上未能在領養家庭中得到溫暖,逃家的他在寒冷的秋末一個人流浪街頭時,遇上了碰巧開車經過的珊卓布拉克演出的蓮恩,不光改變了他的生命,也改變了這一家的生活,這家人的熱情和包容,對麥可來說像是從未體驗過的家庭溫暖,嶄新的生活也讓他因此能夠擁有較好學習環境,讓他得以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標,選擇自己想作的事情,也許我們在現實裏很難遇到這種無條件幫助別人的好人,但我相信還是有的,這個蓮恩除了是個設計師外,她敢說、敢作、個性夠直、她用她認為能夠用最好方式得到的最好結果,去執行一切她想要的事情,也許我們要看的不是一個點,這部片子得看一個面象,當別人願意幫助你時,還得要自己願意去配合,去努力讓自己成長,有時我們看社會新聞時,都會看到無怨無悔付出的人,卻受到反效果的回饋,多麼的不值得啊。


男主角奮發向上的表現令人感到熱血感動,蓮恩這一家人對於麥可的熱情已經大大超越了我心目中那種純粹幫助的境界,這家人是很特別的,我認為我還做不到這樣的地步,但這種行為是社會典範,黑人球員麥可的成功,蓮恩和家人們的幫助固然功不可沒,對比起其他黑人們可能永遠在社會底層工作,或是在黑幫鬥爭裡命喪槍口之下,麥可實在來得幸運的多,他懂得抓住這個機會,從一開始認為這些溫暖的環境並非他所該得,一直到之後他在家人的安排下,如何站上球場上發光發熱,蓮恩這個角色能夠充分地發揮她好管閒事和固執的個性,所以社會上還是要有好管閒事之人,不然大家都事不關己,那會變得冷漠不堪。


  平凡的故事,往往最能打動人心,人生裏只要看清盲點、懂得幫助別人,每個人都有可能改變對方,甚至是自己的生命,這部電影完讓人感動卻不催淚,故事平順到讓人想一直看下去,想知道這家人收留這黑人的結局是什麼,也許蓮恩這家人算是有錢,富人的行善絕大部分是捐錢了事,但這家人卻是進入少年麥可的生活,開導鞭策並引領他創造自己的人生,完完全全地包容,一個人做好事不算什麼,一家人做好事卻是難能可貴,加上這黑人麥可的努力,讓這場際遇變成一件不簡單的成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eterhu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