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不知從那時開始,感覺到吃個好吃的食物竟浪漫的,本來對吃的想法是吃飽勝過於吃好,出門在外總以為欣賞好的風景勝過飽食得庸懶,當然生活觀不一樣做什麼都沒有對錯,過好生活的方式多得很,每個人都能找到自己的,然而可以的話,過好一點又何妨,去基隆就去吃陽明海運前的豆干包及安瀾橋旁的葱油餅,去金山吃鴉肉,去深坑吃豆腐,每一個地方總有屬於其獨等的風土及民情所形成的飲食文化,像牛肉麪成為到處可見的台灣小吃,包子豆漿成為台灣早餐的過程,庶民們自有其所要過的生活而活的用心,有時簡單的食物料理方式,有其長久以來好吃的秘訣,就這麼簡單,就這麼好吃,也是種味道的記憶。


  時間回到了那快要記不起來的年代,當時天真活潑的我常吃的早餐是肉粽,配上一碗豬血湯,那種滿足感真到現在都還在記憶裏回想著那滋味,因為父母的工作是在市場內,這是傳統市場的味道,走道潮濕、腥味彌漫,卻可以感受到食物最真實的面貌和氣息,其實人離食物的原味越遠,就會活得越不快樂,這是現代人不快樂的原因之一,太多的加工食物,過度的調味,吃到的都是濃厚的香味,掩蓋了食物的原味,調味的目的是提升食物原味的質,而不是反客為主,這純屬個人意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eterhu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