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一部得今年的奧斯卡最佳影片言過其實了,根本還不到這最佳影片的火候,非常大美國主義的片子,平鋪直述一個改編過的歷史故事,它就是告訴你一個人去救一群人的故事,拍的像流水帳,今年我在看奧斯卡頒獎時,對這部片子會得到最佳影片的獎項,太讓我意外了,若要突顯美國主義的立場,那部林肯來得也較為正常,至少林肯這個人在歷史的評價來說,解放黑奴是人類普世的價值啊!所以說要什麼事都不政治化站在中立的角度來看待事物,真的很難,但泛政治化就不對。
說真的,這個故事裏的營救計畫,似乎把這個規畫亞果任務的情報人員形容得太過厲害了吧!以現在各國的實力,要偷偷送幾個人出國境有什麼難的,何況要監控一個人真的不容易的,當時伊朗也不想跟美國人完全翻臉,而這幾個大使的工作人員又是不重要的文職人員,打字整理文件之類的事而已,美國把自己形容得太過厲害了,看這亞果的電影,不如看007來得刺激,不然那傑森包恩為主軸的電影也較好看,但我常說看電影,做戲空(台語),看戲憨,有些時候我們在電影院裏,不要想太多,回家再想就好,自己在電影院裏也為這幾個躲在加拿大大使的家裏的美國人而緊張,因為在當時伊朗的情勢有誰能知道會怎麼的發生結果,柯梅尼的政府穩固嗎?美國是不是又多了一個敵人了呢?冷戰時期又有蘇聯這難纏的對手在背後撐腰,1979年11月,伊朗革命軍衝入位於德黑蘭美國大使館,囚禁使館內的外交人員與平民,6名美國人設法逃離且躲到加拿大大使家中,令加拿大政府也極可能被捲入這場外交風暴,中情局決定利用假拍片到伊朗真勘景的方式冒險救人。所有參與任務的媒體、製片、演員、編劇、甚至連電影公司有百分之九十九的人全都不知情的涉入這場救援行動中,中情局人質救援專家,竟天馬行空的想出史無前例的戲中戲臥底行動,對拍電影一竅不通的他更為此請益許多專家,說服了製片,拍攝一部假的科幻動作片,並舉行一場盛大的開鏡記者會,更把參與這場行動的人都蒙在鼓裡,營救人員帶著剪報、劇照、腳本與分鏡圖,隻身前往德黑蘭,這場關乎人質生死的計中計祕密救援計畫道然在步步為營之下成功了。
有時在想,在最危險的地方也是最安全的地方,這是真的,因為我們從來在想事情都往最難的地方去想,有時解決事情的方法真的很簡單,然而這個簡單卻每個人都沒有想到,敵方也沒有料到,但我真的在故事之中覺得,伊朗新政府也不想與美國做對,因為還有伊拉克這個敵人在,而且歷史上的兩伊戰爭也在蘊釀中,伊朗也有其內部及外部的問題存在,若是現今伊拉克已被美國入侵佔領,我想美國根本也不用營救,伊朗自己會把大門打開請美國人自由進出的,這是一部真實故事的電影,看樣子美國好萊塢裏被中情局吸收的人不少,都願意幫大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