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愛吃火鍋,小時候只知道火鍋就是要沙茶醬,有沙茶醬沾著吃就是火鍋,後來知道還有沙鍋魚頭,學生時宿舍裏同學們去買了些丸子及青菜放在鍋子裏煮熟了後,沾著醬油吃都覺得美味,麻辣鍋是後來的事,我第一次知道有麻辣這種東西,是在我當兵時,那時在興隆路上的馬明潭營區,那是一個大營區,因為我們旅要參加國慶日踢正步的步兵方陣而到了那兒,營區外頭還算蠻熱鬧的,靠近警察學校及中國工商專校,營區前就是萬芳社區,晚上跳牆出去了幾次,我都還記得那營區圍牆很高,但以我當年的身手可是一躍而過的,那時營區門口附近開了一家叫做熱盆景的麻辣鍋店,以我當年這麼節省,怎麼可能去吃呢?當年的自己對三餐的講求是吃飽比吃好重要,便宜比精美有用,只要能吃得下肚,從不會挑剔吃什麼的,這家麻辣店只是我進出營區的部分背景而已。
台北的冬天溼冷,當然比不過基隆,但對我這種從南部上到台北來的人來說,台北的冬天不好受的,還好年輕耐操,在那種環境之下都能處之泰然,有一次我的參三連絡官說,我們去吃碗麵吧!我說這麼晚了那有賣什麼東西,除了自己去泡麵,他說我帶你去營區外吃,因為我是下士又有長官帶,出營區一下子不用假單的,門口的阿兵哥講一下就好,連絡官帶我去吃這家營區門口的麻辣鍋店的牛肉麵,我算是不怕吃辣的人,第一次吃這種料理,雖只是麻辣牛肉麵而已,卻也讓我感覺到我雙唇腫得像二條熱狗似的,當時在想,怎麼會有人吃這辣到這般地步,這不是地獄般的辣那是什麼呢?那時是冬天,也讓我全身大汗盡出,吃的時候苦痛卻又覺得好吃,只想快點結束這痛卻又不停地一直吃,吃完後雙嘴依有腫脹感,但一路走回營區的過程卻有種脫胎換骨的心情,心中猶豫到底要不要再去吃,享受這味覺的刺激,還好我這麼節省,當時若不是連絡官請我吃,我自己也不會去吃的,所以只此一次後,再來就是在數年後的事了。

退伍後在南部工作了一陣子,也沒有找到好的工作,辛苦之後獨自在夜裏想著一生要怎麼過才能平順呢?當下改變在私人企業的決定,而考上公職,結果分發到基隆去,再來就是我真正嘗到麻辣鍋的經歷,也是個下雨不停的冬夜,當時的女朋友跟她同事叫我一同去吃麻辣鍋,那是一家開在田寮河旁信一路上的叫夫妻肺片的麻辣鍋店,當年在南部還沒有看到這種以麻辣料理為號召的店,台北到處都可以在夜市看到麻辣豆腐鴨血,在高雄不易找到的,當時在基隆嘗麻辣鍋,也算是第一次,當兵時才吃麻辣牛肉麵的記憶都忘光,還以為自己能忍受辣味,當時不只喝麻辣鍋辣湯,還喝高粱酒加啤酒,當天晚上腸胃難受得要死,但這種味覺的刺噭讓人難忘。
回高雄後,還沒結婚,晚上去高雄餐旅學校修課,老師也是餐廳界的人,開了一家麻辣鍋店,打著台北的名號,結業時去那店吃,後來我又帶著現在的老婆大人去吃,開始了我對麻辣的難捨,高雄也開始了麻辣鍋熱,一家家開,七賢路都快變成麻辣鍋街了,雖然沒有每一家都去吃,但有些名店也都去光顧過,只要有那一家敢打出與眾不同的名號,我跟我老婆大人都會開始計畫那一天去嘗嘗,也不知在那個時候看到的電視介紹,老婆大人做了記錄,說在台北有一家打著超美好口感的鴨血為號召的麻辣鍋,鴨血是麻辣鍋裏不可缺的角色,走了一趟台北,其中一個目的就是要去吃這一家的鴨血,如同當年鼎王在台中出了名時,我們全家也是衝到台中去吃,就可以知道我們對麻辣鍋有多麼愛好了吧!。
從當兵時開始接觸,到現在滿街都是麻辣,連女生穿得較少也叫辣,很多地方的美食也都有打著辣味來做招牌,當兵時窮所以少吃也罷,現在經濟較好,對於吃這回事,只要有心都可以為了這個目的而去的,我吃這一家叫詹記,是在南京東路的那家,是設在地下室的店,地下室在高雄也許就較沒有人會這麼開,但在寸土寸金的台北,能有地下室來開店,只要風評不錯,不用怕開在那一個地點的,期待的鴨血來後,一吃之下真的是我在台灣吃過最好吃的鴨血,如同我第一次在台東吃到卑南豬血湯時那種感覺,認為那有這麼好吃的豬血,為何我從小到大都不知道豬血湯可以這麼料理成美味。
鴨血的好吃,完全在鴨血的處理過程,若是從市場上買來的,必然不會有這種口感,我想不只要鴨血新鮮,而且在處理鴨血必須要能保鮮,讓其保有剛做好時的鮮嫩,過去吃麻辣鍋時,雖然也吃鴨血,但只認為與豬血不同,鴨血較嫩而已,詹記可以把鴨血處理到如同果凍般的口感,我認為光這樣子就成功了,像我都可以為了這一口感跑了一趟台北,到台東若有經過卑南時,一定停留下來吃一碗豬血湯,而現在我知道,我若在台北時,要吃頓麻辣晚餐時,我會再去光顧這一家店的。
回家後,又有機會去吃高雄的老四川麻辣鍋,才知做法不同而有了店家的差異,一家店必要有其吸引人的特色,沒有特色在現在這競爭的社會裏,要怎麼佔有一席之地呢?老四川的特色在於四川郫縣的豆瓣醬口味,而詹記在於其鴨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