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我相信很多小孩子都會認為玉米比起白米飯還要好吃,這是觀念的問題,因為我們長時間吃白米飯,總是在換樣食物來吃,都會覺得特別不一樣,加上我們台灣吃玉米,不是只有水煮而已,還會用特調醬料來將其烤得特別香,不只是口感好而已,加上醬料的增色,讓玉米更加好吃,這回去吃的玉米是在萬里那兒靠核電廠附近的一個叫做頂寮的地方,我總是會用我自己過去的記憶來對照,我很早就在台北附近混了,淡水及基隆都曾停留過一段時間,所以對北海岸的一景一色很熟悉,我記得年輕時,那兒怎麼沒有印象有人排隊買玉米呢?






  環境改變,人們的消費習慣也改變,石門的肉粽也不知怎麼的,也出了名,而這玉米也是,也許當年我年輕時在這北海岸混時,那時還只是二線道的省道而已,現在都已是四線道的大馬路了,當年我年輕時,路上還沒有這麼多的汽車,現在到處都是四輪車輛,把人們能走到的地方延伸到更遠的地方去,也讓一些消費習慣改變,我想石門肉粽或是玉米,當年剛在賣時,只是賣給一些長程開貨車的司機們填飽肚子而已,隨著遊憩人口的增多,口耳相傳加上媒體的報導,讓一些原本不見經傳的小店一下子出了名,出了名就賺錢囉,那顧客就得排隊,原本的享受旅遊的樂趣,變成了尋找美食的探索,改變了我原有的以探險挑戰為主的旅遊方式。


  改變是好也是壞,每一段的改變都代表著我們一直在改變,改變總比不變得好,也許我們都一直在堅持某些事,找理由來強化自己的法,用我們的偏見來合理化自己,但不論到那兒去,總是要吃,而玉米好吃是不爭的事實,其實我自己每次看到路邊烤玉米的攤子,都想買來吃看看,高雄勞工公園花市那兒有一家烤玉米,只要我帶小朋友去看花,也都會買二支來吃,小朋友一支而我一支,邊走邊吃多麼愜意啊!在潮州賣冷熱冷冰旁也有一家,那一家在我印象裏,開了好久了,好像我小時候就在那兒擺攤了,這回經過萬里,特別去買玉米,也是自己原來就計畫好的,不論好不好吃,至少在別人講起有一家在頂寮的烤玉米,我會說我吃過了。


  把食物的味道記下來,成為回憶裏的一部分,如同我們這一生的經歷,連吃都是讓人難忘的,嘗嘗各地方的美食,看看不同的街景,不同的人情,為何這地方會有這般料理的作法呢?會不會是這老闆突發奇想做了一些改變而已,而讓食物更加美味啊!想想珍珠奶茶不也是這麼創造出來的嗎?。


  我記得,小時候吃的玉米又硬又乾,煮水後抹鹽吃,很富口感的,後來農業改良讓玉米多樣化,口感更加多樣而味道也鮮甜,現在不只是只有煮水,也不只是烤而已,連在烤之前怎麼燜熟生玉米,用碳火要多少火候,醬料不能過鹹也不能太甜,因為現在的顧客很挑的,我在頂寮這家吃,感覺是很好吃啦,但玉米這東西,好與壞的差別不大,因為算是較好處理的食材,只要是肚子餓,小時候那又硬又乾的玉米一樣好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peterhung 的頭像
    peterhung

    成功在握的peter

    peterhu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