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型,在國術裏叫做套路,就是想像一段的假想敵人而自己可以自己練習的一連串動作集合而成,這比起光練習固定一個動作有趣多了,譬如在劍道裏,都講究不停地揮劍練習,雖說這是基本功夫,也是所有動作能夠漂亮無瑕的根本,但是太單調了,不像國術裏的套路這麼的變化多端,很多的武術都設計了所謂的型,這個型字,在空手道與跆拳道都這麼叫,而劍道就叫做兵法,兵法這個名詞在日本裏,不像中國人般以大規模的作戰所用,而是小至人與人之間的對戰,也叫兵法,可是大部分的劍道型都是要兩人對練,講求的是真實的感受,壞就是無法自己一個人去體驗,但所有的動作說真的,單調多了,居合道(拔刀術)雖是一個人以日本刀假想敵人而一個人可以做的型,仔細看起來,沒有複雜的動作,一招都短短的幾個動作而已,講求的都是感覺,然而這些設計型路的武術,都有其自己一套講辭,多多練習就對了。
大部分的男性都是在一片武俠聲浪中長大的,武俠片是永遠不退的熱潮,武俠片編織呈現許多武術想像,在成長過程中是抵抗現實世界的偏方,許多人可能跟我一樣,不只是幻想,甚至還親自去學過,為的只是一窺武學的奧妙,我就屬於涉入較深的人,練柔道、國術、與劍道,然而我認為武術雖以擊敗對人為樂,可是我更認為以型的比賽更是重要,可以把武術這看起來似乎是霸道的運動,讓人改觀。
武術沒有對打似乎也不夠味,對手也是活的,他也想擊敗你,身體的反應終究還是主宰著勝負,人生就像是一場搏鬥,人類的積極反抗正面迎接各種打擊,以身體的任何部位還擊,無論攻擊來得多突然,鍛鍊過數萬次的基本動作已演化成不需思考的生物性反射,而在這一切之後的人格特質便是型,不停地練習那套路動作,熟練到即時可反應就是成功,所以演練不講求速度,不用身體接觸,不動的身體發出砲彈般的攻擊,與雙方身體的接觸只有一瞬間,而非長時間的身體拉扯,也有重心的轉移,卻不像柔道為了破壞對方的重心,而是為了自身的沉穩。
在武德殿練習二天一流兵法,令我想起當年學生時練習螳螂拳時的感受,全神貫注於每次移動,使盡全力讓每一招都充滿力量,身體無時無刻不處在一個殺氣逼人的狀態中,配合呼吸吐納與攻擊時的吼叫,氣勢非常驚人,可是這種型或套路,也可以用輕鬆的心情來練習,就像太極拳般柔軟,只有在確定時出擊,也許想像搏鬥的對象是命運,無形的假想敵圍繞在人的四周,搶在對方攻擊將起未起前給予反擊,然而當時的 國術 老師說,他在大陸時,一個套路要打一百二十次,熟練到如同身體的本能反應般,才能致勝,做任何事都要這樣。
命運也是這樣。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