躲在遠離城市的地方,我真喜歡幽靜,總想著,假如我中樂透,我一定在這種地方蓋個小房子,也許方便慣了的生活方式,現代人應不會愛這種簡單,但我真愛,所以獨自上山的方式,真好。
久久需要獨處,轉換一下生活步調也好,也許須要再上山去了吧,出門真的認為住在簡單的地方,不須那種舒適的飯店,我的目的是身心安頓,而不要奢華,生活在城市久了,好像少看到人群變得奇怪,然而一個地方住久,真的得改變。
從大馬路轉進去,沒有想到路越走越小,在雨中行進,漸漸地沒有了住家,路燈也不見了,林蔭密度讓你看不到整片的天空,如同小梅在森林之中等龍貓公車的那種情境,只有蛙鳴,以為自己走錯路了,卻又想著應很快到達了吧!柳暗花明嗎?還是福地洞天呢?不知道先民們怎麼到達此地的,他們是抱持什麼樣心態來此。
我是很習慣一個人在幽靜之中,不知道家人們能否適應啊!我想在這種地方,你想出人頭地也沒有機會,每天起床就是為食物做準備,採竹筍及野菜,查看住所是否牢固足以遮蔽,我們就是因為群居才有比較,有制度才會分級,不去計較那有煩惱呢?可是你真的無法獨活,采山因買斧,隱居也得準備工具才行。
每看到元曲中的話語,大都是勸世放下不計較的語言,只是人們不去經歷苦痛,不會較易放下的,未曾清貧難成人,不經挫折永天真。人生是自己的,生活是自己過的,所以事事還是要自己去體會才能磨練堅強意志。
現代的人,有車子可以開,雖然到達這兒有些距離,但車程是十幾分鐘的時間而已,所以住在這兒也不會遺世獨立吧,也許還可以出去賣些山產的,多少賺些錢來買些工具,最怕天災路斷隔離。
很多人喜歡露營,這兒有幾處平坦地,應也可以來露營的,只是現在的露營裝備,還是讓人舒服的,不像我年輕時跟登山社上山去,大家把很重的帳篷分配給大家背,那時那有輕量化的裝備呢?還記得那時在山上,外面下大雨,裡面下小雨的窘態,所以在我觀念中,所謂的露營就是就簡吃苦的意思,舒服露營不叫做露營的,那還是享受戶外活動而已。
晚上不時的蛙鳴,也不算是安靜,比起城市車輛呼嘯的聲音,這兒別有一番風味,夜裡真的好睡,至少不在三千公尺高山那種高山反應難以入睡的苦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