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片子當然是平淡無奇的劇情,而且還會沒有高潮迭起的感覺,或許有些人會去看是因為劉大天王的緣故,然而看完後會感受到似乎少了些什麼,是對電影的期待會讓自己感動到不行,還是以為電影會有特殊的關鍵點讓我們能深思呢?其實什麼都沒有,就是一個平鋪直述的故事,沒有峰迴路轉,就是一種很平淡的感覺而已,但我不得不說葉德嫻所演的桃姐這角色,我認為她的演技已到了演什麼像什麼的境界了,不由得不佩服這位資深演員。
老傭人桃姐與僱主Roger之間帶有母與子那份親切感的僱傭關係,年輕時桃姐以她的青春來照顧他,當桃姐因年老力衰後,反過來是受少爺Roger照顧,身分對調的過程更能體會到要當一個照顧別人的人,是多麼的不容易啊!人生總是有些人付出較多,有些人較少,有人有得有人有失,這都是因為在我們人類的社會中常見到的,可是人類的社會之中雖然有不少糾紛瓜葛,然而因為彼此之間的照護,讓人類的社會更加緊密,人與動物之不同在於人與人之間還有情義存在,若少了情感的連繫,凡事只想著自己的利益多寡,這世界將失去了感動人心的故事。
沒有血緣關係卻親密得像母子,電影開始,桃姐從市場買菜回家,,Roger沒有一般人吃豐富大餐的喜悅,表示了這一切是多麼的理所當然,不用對此表達任何謝意,桃姐也沒有期待因此而獲得少爺讚許,這是主雇關係所使然,不需要用任何說話去交待,桃姐也因為在這家裏很久了,知道了家裏的大小細節,抓住了生活上的所有,然而人總是會老,會生病的,當桃姐需要別人照顧,Roger怎麼轉變主僕關係,他的心裡沒有經過什麼心理掙扎,直覺認定自己是那位必須要去照顧桃姐的人,一個人從被照顧者過度成照顧者,還是需要時間適應,從主人的角色一下子要上前服侍年老的僕人,Roger需要適應,終生為傭的桃姐也是,Roger替她的安養院付費,她堅持要用自己的儲蓄支付,Roger替她打掃房間,她便不停嚷著要他住手,直到Roger在別人面前認她作契媽,代表著僱傭關係的突破,也代表著彼此的親密關係層次轉為親人時,桃姐才開始欣然接納少爺的照顧,接受被照顧者這個身分。
從細微生活細節呈現社會現象,小至街市商販作弄桃姐,老人院婆婆兒子有時間有金錢上內地旅遊卻棄母親於不顧,大至形式至上的老人院探訪活動,都能反映現今香港社會人與人之間的疏離冷漠,也突顯了桃姐與Roger這對主僕超越僱傭關係的親密關係的可貴,至於用淡然的態度處理生死問題,雖然不捨但突顯出豁達感覺,在片尾時,Roger向上看往住處依稀看到住處亮了燈,彷彿已離世的桃姐仿佛還在他身邊,那種超越生死的感情聯繫,想忘也忘不了,也抹不掉,因為桃姐曾經存在過的事實已在其心中留下了一定的地位。
養生送死是人生大事,沒有人能逃得過的,如何尊嚴的度過人生最後一段時光,有時不得不進入安養院,然而安養院的環境總是沒有自己家裏頭來得自在吧!電影裏也特別把安養院這一段加強了陳述,似乎說出了我們人老體衰後的難堪,安養院裏的故事,活著的人自私的只想自由自在,忘了責任還在,親情的存在不是自己想斷就斷的,我們不只有自己想過的生活,在這人際關係緊密的社會,我還還需要有部分是為著身邊的人們而活,當努力及付出之後,才能知道身邊仍擁有的真情是如此可貴,生命如此榮枯一生,小時受到照顧的自己,將來某一天我們也會化為守護他人生命的支柱。
生活太悶了還是世界太苦,我們需要感動來灌溉即將枯萎的心靈,我認為生命的存在是值得被感動的,在受夠了生活的緊張和無奈後,我總是會想念曾經發生過的事或是曾經存在過的人,讓我們安靜下來思考平凡是否是最值得的,過盡千帆後才能讓我們對生命無常用最柔軟的寬容來對待,生命就是這般樸實簡單,卻很豐富,當我們年老後,需要人生裏各種回憶及感動來維持著活下去的力量,因為在物質之外,心靈上的豐富,似乎是需要先付出才能回報給自己的,不用擔心辛苦,不用害怕壓力,因為承受下來才能無愧於這世界。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