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運動登山及活動 (361)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peterhu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peterhu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


peterhu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peterhu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peterhu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



peterhu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

  • Jan 04 Fri 2008 14:34
  • 殘心



peterhu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peterhu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peterhu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古流劍術的流派眾多,光日本號稱二天一流的就有好幾派,都稱與宮本武藏有所淵源,這些過去的事都不可考,能有自己的一個派別而又能受到練習者的信任,必定有其過人之處,我所學的流派是二天一流,而我的是屬山東派,淵源以後再講,我們在看日本的古裝時代劇時,看那些劍客的刀法利落,殊不知這些都是努力練習而來的,而日本古流劍術的練法,大都是兩人對練,用木刀練習對招。


peterhu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切返是要用日本語發音來說的,切り返し,這是在與對手第一次對練時,所需要的前置動作,這算是熱身動作,也可以說是開始練習前的氣勢表現,基本上是向前做一次打擊面後,追擊從右開始,左右打四次,再退後打五次,重覆再做一次上述動作後,以一次的正擊面做為結束,最常見的是引導的者會用竹劍挌擋對方的竹劍打擊,影片中沒有把來劍挌開,是要讓攻擊者能正確實在地打擊到左右面部,引導者也可以體驗一下被打擊的震撼感。


peterhu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虎振算是在二天一流裏比較好了解的招式,其實二天一流裏,在太刀招式部分,都不難學,這是我的觀點,古流武術不像現今的劍道,古流武術自由自在地那一個部位都可以打,當然還是不可以打腳,可是在決鬥的過程裏,為求勝而不擇手段,你能想得到對手會用出什麼招式嗎?所以在宮本武藏在一次決鬥後,被對手的門徒集體追殺,他當下而拔出腰間的另一枝短刀,這就是一長一短的雙刀運用的開始,然而在二天一流裏,大部分的招式還是單刀,我比較喜歡用單一短刀,在日本的古流派裏,也有專練短刀的,反正在古代的冷兵器時代,練習武術而能在戰場上獲得勝利,是所謂上流階級所必須學習的技術之一,以前書生赴京趕考,在大江南北隻身走路,基本上都會帶著武器的,你會帶武器就表示多少會點武功,聽說中國的門派有二三百個,如同諸子百家,在武術上面各成一家之言。

peterhu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不斷地衝擊,這是我最喜歡的練習方式,練劍道有許多的練習方式,而雙手持劍的做法,是針對重武器的握法,而出擊的目的是給予敵人重擊,這時氣魄變成重要,人身為人,為了在大自然裏保命,本能上有其自我保護的反應,會在遇到危險時會將自己處在一個安全無虞的環境下,再尋找敵人不注意的空隙出擊,而是在事實上,為了活命或不受到傷害,人們多半變成猶豫不前,而常失去制敵的先機。

 劍道練到一個程度後,我相信不只是在鍛鍊自己的體魄,體會那無懼的平靜之心,變成重要,雖說我也練得很久,說我強或許不適當,可是我卻多多少少體會到那對峙時的平靜,專注在一個動作與幾乎凝結的氣氛裏,旁人在看兩個人似乎無所用的衝撞中,不能體會到衝擊中的兩個人,完全不害怕的打出那致命的一擊,瞬間的衝出,對身體的骨骼與肌肉的負荷是多麼的大,我每次練習完後,都會覺得腳底、小腿與腰部之間酸痛不已,練過劍道的人都應知道,老師告訴我們的基本練習動作,可是對初學者或者是年輕人,都以為急打不停很帥,這常會犯了錯而忘了什麼是雙手持劍的目的。

peterhu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



peterhu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中段構型時,初看時一切正常,然而可看得出穩重性,也就是面對敵人時的平穩心,這個背景是在中山大學,上位者為日本籍的老師.


peterhu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練武之人,練的是那面對突來的衝突,及那對友對義之心,所以運動員如講利要權,我都不喜歡,所以書生氣息太重,計較加上心機都非練武之人所應有的性格,運動之人,在汗水淋漓之餘,享受那缺氧的心跳加速,在激動之中保持著冷靜的判斷,在一瞬間做出抉擇,不懼不怕,如果還未達到這樣的感受,那就是你磨練得不夠,還未到極致,星期五時去練劍道,因為工作的關係沒有辦法常去練,這次去有不少新練的學員,問我練習的技巧,我答說放輕鬆慢慢來,練久了就是你的,但我還加上一句,如果要講真心話,練習要練到手酸得要死,練到手斷掉,練到你無法承受時,那時你就會進步了。


peterhu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星期六時,去跑步,很久沒有跑步了,尤其在冬天時我都不願意去跑步,高雄這幾天暖和,加上身體總覺得血氣不暢,所以還是找個時間去跑個步,沒想到才跑沒有多遠而已,就覺得雙腳的力量沒有幾前強健,沒想到練劍道沒有辦法令身體達到完全的運動,可見劍道在小空間來回跑來跑去的,運動量還是不夠的,要練習自己腳力及加強心肺功能,跑步還是最好的運動,游泳也不錯,是個放輕的運動,但在腳力上還是不能完全練到,我想等天氣再熱點後,要再恢復我跑步的習慣,我之所以冬天不跑步是因為氣管不好,冷空氣有傷肺部的。


peterhu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喜歡用電影來比喻,在臥處藏龍裏,玉嬌龍的劍法招式多且精彩,但李慕白的劍式卻是單純而實在,理論上各有各的千秋,可用在不同的場合與時機,招式多的好處是一進一退都有攻有守,可是在使用武器的不同上,或者在徒手對拳時,或者是持著致命武器時,在高手對高手之間,決勝都在一招一式而已,心夠沉靜而穩重,距離及時間的相較,在東洋劍道所用武器的特性,只要一失神就會遭致命打擊,所以講究的是乾乾淨淨的出手,乾淨,就是直心,去除一切不純的心念,是完美的劍,也可以令遭受重擊的對手完全感受不到苦痛的瞬間就失去生命。


peterhu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一直在想,真正的武術在對決時,在決一生死時,到底兩方心理狀態到底是怎麼個一回事,現在的劍道竹劍成人是三尺九,而真刀是三尺六,當然是真刀重多了,如果一出擊就定生死時,你到底要不要出這一擊呢?這是生與死的決擇,也是可以考驗平時練習的修為,可是到了要你將生死拋開而去決定那一剎那,到底有多少人有勇氣去面對呢?我先告訴你我的答案是我不願意,可是環境逼得你一定要做時,那時我將會勇往真前,這是我在做我喜歡的武術運動時,抱持的心態,每一種運動我相信都有其奧義,也可以說是心法,這個意義常是言語所說不清也做不來的,如同禪宗所說的頓悟,有時理解就在那不知不覺之中。


peterhu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中段構型為劍道最普遍對峙動作,面對鏡頭的為本人,對手劍尖太高,而我劍尖已抵住對手其劍中心


peterhu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